一、天道亏盈人道恶盈什么意思?
易经》:"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虚",能保持住一个人的福德,否则,即使再行善积德,也保不住,也是白费心思。要希望自己的福德保住,就要靠"谦虚"。我们看一个人修养自身效果如何,从哪里看,就看其是否待人处事能够谦虚谨慎。
"盈"是满,我们看月亮的盈亏,满月后的亮光,必定是一天一天减少的,月未满时光明会一天一天增加,增加一点就是"益谦"。满招损,谦受益,这个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地道变盈而流谦",我们知道水满就往低洼的地方流,这是地道之形象。"鬼神害盈而福谦",鬼神看到一个人得志,也会为了他好,而给他些烦恼,让他在折磨中成长,而增长福报。而一个人什么也没有的时候,鬼神也就怜悯和同情它,想帮助他一点。人也是如此,"人道恶盈而好谦",人就是不能自大、自满,而应该谦虚谨慎的。
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吉有凶,总是吉凶相参的。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多么难得,这个挂相称为"地山谦"。上面是坤卦,坤是地,下面是艮卦,艮是山。高山是在地底下,这表示谦虚,所以愈谦虚的人就越获福,
满招损,谦受益。
世出世间,真正得好处、得大利益之人,必是谦虚之人。
我们可以看看"谦",这个字,"言"加"兼"。兼,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言就是说话的意思,所以,谦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说话同时兼顾大家的利益"。
有本书非常能体现出"谦"的本质,书名叫《第三选择》。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的成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了全球大量成功人士。《第三选择》是他的巅峰之作。他把之前的7个习惯浓缩成一件事,那就是随时随地能够做出第3选择。
妥协表面上看上去不错,本质是双输,妥协的关系是脆弱的,争端往往会再次爆发。第三选择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首先我们第一要认真倾听,发言的目的不是辩论,而是让每一个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将他的思想提炼出来。要有同理心,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对方才能感同身受。
所以,我们看出来了,谦虚的本质还是做一个仁爱、慈悲之人。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还能兼顾大家的利益,我们只有这样做事,才能长久、才能幸福。
二、生命与尊严辩论赛
一般直接从动物角度开始解释人的问题,最简单。谁都离不开本能。
人或动物最大的尊严是生命绽放,并得以传承延续,这就是生物的本能要求。
生命是共性的词汇,尊吵粗严是人化的。升含镇
人要活下去就得吃别的东西,那别的动物的生命因此结束,那它们的尊严何在呢?
以我们的角度,它们不存在尊严,他们又不是人。那我们就能滥杀了?
上帝阿拉不可信,但天道在,天地人和谐,大道平衡。
人不滥杀就是在维护作为人的尊严。就是老或维护人与一般动物的不同。这是最基础的尊严。
万千世界,谁都不能要求谁一定要怎么样,但人们会有共识,有底线,共识是尊严存在的基础。
他觉得杀人好玩,你觉得杀人很坏,那,他杀了你,
生命呢?你的没了。尊严呢?他的没了,但他活着,
然后呢?要对他惩戒,放弃人的尊严那就是放弃生命的节奏。这就是底线,大道。
在这些解决之后,再谈生命的意义。
我多想说弄这个辩论赛的人真无聊。当然,不是说你。
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团陪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人格尊严不可辱,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遣责,但是如果在生命和尊严面前去轿仿选择,更应该去选择生命,因塌帆蠢为生命是一切的基础,一切的筹码,试问,没了生命又将拿何物去维护尊严?可以说生命是尊严的基础,尊严是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
三、人道与天道的辩论关系?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共生关系。
四、求助!急!明天用!题目:人定胜天”!的辩论有关资料!谢谢大家了!
辩论:敬畏自然还是人定胜天?
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环球》杂志的专访时,阐述了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思考,他指出“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报道该专访的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环球》杂志发表以后,立刻引来了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击。紧接着,社会上出现了一场有关“敬畏自然”的争论。与此同时,人民网上的环保网站,还展开了是否同意“敬畏自然”的民意调查。从网上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有84%的网民选择了同意“敬畏自然”。似乎可以很明显的得出多数人同意“敬畏自然”的结论。然而,这里面实际上存在着一些舆论宣传误区。最近以来,我们的舆论宣传,在批判“人定胜天”的时候,已经产生了某种矫枉过正的倾向,对“敬畏自然”的宣传也有些走向极端。我们对于“敬畏自然”和“人定胜天”的说法,都应该进行辩证的分析。
曾几何时“人定胜天”的口号也和今天的“敬畏自然”一样时髦,大跃进年代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正确性。直到今天,我们遭受多次挫折之后,才认识到“人定胜天”思想的片面性。今天,当我们的舆论一致声讨“人定胜天”的口号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绝对否定“人定胜天”。世界的
万物都是在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任何物种如果没有战胜竞争对手的勇气和力量,它就无疑的要被自然界淘汰。作为生物之一的人类本身产生某种战胜一切自然竞争对手的信心和意念,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愿望。有这种愿望错了吗?相反,正因为有了这种愿望,才有了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当然,如果片面的认为人类最终能够“胜天”就错了,就会犯错误,就要失败。在这一点上,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人类不可能永存,而自然界将会永存。从这一点上说就永远不会有“人定胜天”的结局。不过,在批判“人定胜天”思想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史。”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达到那个“完全自由的王国”。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否定人类的前进方向,就放弃人类走向自由王国的努力。因此,虽然说“人定胜天”的口号是错误的,但是,具有某种程度“人定胜天”的愿望并没有错。同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极端,我们也可以说:“敬畏自然”的口号是错误的,但是,对自然保持适当的敬畏却是应该的。我们赞同“对自然保持适当的敬畏”的说法。“适当的敬畏”的本意应该解释为这样3点:1、为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自然,我们应该保护自然;2、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遵从自然规律;3、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是没有穷尽的。辩证地看,保持适度的敬畏,不等于一定要敬畏自然;具有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愿望,并不能够代表“人定胜天”的思想正确。应该说,有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愿望及对自然保持适度的敬畏都是正确的,然而,绝对的“敬畏自然”和“人定胜天”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态度,也是一种违反科学的口号。
当然,我们公众的思维和舆论宣传都有一种惯性,在一段时期人们通常习惯接受某种说法,或者说是偏爱某个词汇。过去我们曾经相当崇拜“人定胜天,战胜自然”口号。现在,当我们反思这一口号的科学性的时候,又过多地宣传“敬畏自然”的内容。实际上,我们(特别是科学工作者)应该辩证的分析、看待这些口号。应该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敬畏自然”和“人定胜天”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口号。我们应该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不能光从某个名词在新闻媒体出现的频率来判断事物。
还记得<满城尽带黄金甲>最后周润发说的那句话吗?我们现在吃饭的这个桌子是圆的,这个台子是方的.我们都生活在方圆之中,谁要是违反了规则,就会被淘汰.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以前也经常问自己,人只有遵循天道,是否才能生生不息.不管是万法自然,还是人定胜天,其实它们都在规则之内,是被规则所允许的.而我们,当然在规则之内.我曾经在想,我们生活在规则之内,我们就必须要去遵守它,人类如果不再遵守规则,那我们必将灭亡.但通过反复的思考,我发觉我错了.我们(以下的我们,指你我二人)无法看到规则的边框,也无法看到规则的条条款款,但我们都感觉得到它的存在,或者说是,它存在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有没有规则,全在你自己怎么看.
并且我觉得,你问的这两个词,只能是对于人类来说,问到了节骨眼上.万法自然,还是人定胜天,呵呵.我觉得,人定胜天就包含在了万法自然里了.因为万法自然包容了人类文明,人类才会有了人定胜天.你觉得呢.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