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浒传的主要艺术成就?
《水浒传》深刻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情节曲折复杂而富戏剧性,善于描写场面,人物众多,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对话传神,善于以对比手法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从人物的行动表现其性格。《水浒传》以流畅的白话口语为基础,再加锤炼,既生动泼辣,又简洁洗练。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它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它和《三国演义》一起,奠定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
《水浒传》在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又成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水浒传》揭露官逼民反,歌颂起义,发扬忠义思想。
“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王利器与罗尔纲不约而同指出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
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基层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教坏了百姓,强盗学宋江,并且认为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当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水浒传》在全国各地收缴。
1950年代,中国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中国大陆的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
影响
在古早年代,《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等通俗小说往往通过民间艺人,以戏曲曲艺的形式,成为普通民众熟悉的文化活动。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变成为老百姓眼中的史实。很多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历来男女老少皆津津乐道。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各种道德观如:轻生死重义气,敢作敢为,劫富济贫乃至“忠君反贪”等理念,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众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二、关汉卿艺术成就?
关汉卿是元代最为多产的杂剧作家,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之首。所作杂剧今知名目者有67种,有剧本传世者18种;散曲作品有套曲10余套,小令50余首。
其传世作品中《窦娥冤》为元杂剧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是两本精彩的喜剧,《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两部成功的公案戏,《单刀会》是成就很高的历史故事戏。
所写作品大多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精神,塑造了《窦娥冤》中窦娥、《救风尘》中赵盼儿,《拜月亭》中王瑞兰、《调风月》中燕燕、《望江亭》中谭记儿等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
剧本结构完整,矛盾集中强烈,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曲词质朴而精练。其贡献对元杂剧的形成与发展乃至近代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李白艺术成就?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他们诗常有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二、想象的变幻莫测。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如《长相思》。
三、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诗中颇多呑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用的最多的色彩词是“白”,其次是金、黄、青、绿、紫等。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他的诗具有“清新”、“俊逸”的风格特点,天下无人可比。宋以后,杜甫地位极高,然论诗者,皆并称李、杜。
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曾经吸引无数士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他是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的。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
四、金星艺术成就?
中国现代舞第一人。
金星真正进入大众视野以来,似乎“脱口秀主持人”头衔比“中国舞蹈家”更能引起人们注意。凭借犀利的语言与惊人的胆识,在国内公众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毒舌”“到“独舌”,她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最真实的自己。
1984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
1985年,获首届桃李杯少年组第一名,独创男子足尖舞;
1986年,获第二届舞蹈比赛最佳演员奖;
1987年,进入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实验班;
1991年,作品《半梦》获得美国舞蹈节“最佳编舞奖”,成为美国舞蹈节首席编舞。
1999年,以个人名义成立金星舞蹈团,是中国唯一一个私人舞团;
金星在赴美深造期间,被同学诬陷入狱,在监狱真实地感受到独特的体验,使金星迸发出创作灵感——《半梦》问世。作品《半梦》荣获美国“最佳编舞奖”,是中国现代舞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品。
在《中国好舞蹈》中,金星组出色的舞蹈构思、编排、表达也可以看出,被称为中国现代舞第一人是绝对有道理的。作为中国现代舞的拓荒者,他创造出《半梦》、《海上探戈》、《红与黑》等多部名留青史的作品,获奖无数。
2006年金星凭借自己的艺术造诣,被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达廷敦艺术学院荣誉艺术博士。伴随她的舞蹈巡演的成功,她在艺术上的成绩也越来越受人瞩目。
五、辛弃疾艺术成就?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的词风及南宋初期爱国诗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扩大词的题材,创造性的融会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艺形式的优长,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六、卢梭艺术成就?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七、齐白石艺术成就?
齐白石作为一代绘画大师,他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即使与和他相近时代的许多优秀的文人画家相比,他的艺术成就更具有时代的象征性。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生动的各种形象,以自己升华后的新的审美要求,去积极写生和创作,拓展了传统文人画家前所未有的表现领域,给文人画的创作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例如虾、蟹、草垛、犁耙、算盘、搔背老人等。
2,现实生活中,齐白石的作品不但笔墨的表现能力相当丰富,而且具有清新的时代精神,使人有种时代的亲切感,他这种从书斋又回到生活中来的新文人画创作理念,使中国的文人画翻开了新的一页,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文人画家第一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绘画大师。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八、华兹华斯艺术成就?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九、哈姆雷特艺术成就?
《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1)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哈姆莱特》虽是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但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内的限制。(2)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其间的起伏变化不是外加的,而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炙斯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在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中人物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性格。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结合在一起,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使“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3)人物的个性化。为了塑造好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亚一是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容冲突。二是善于在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三是充分发挥独白的作用,通过独白,有力地提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和他思想性格发展的过程。
(4)语言丰富多彩。一是语言的高度形象化,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二是语言的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情境。如哈姆莱特的语言有时富于哲理,有时则是充满市井俚语,因场合、心境不同而不同。
十、用虚实结合的理论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水浒传》深刻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情节曲折复杂而富戏剧性,善于描写场面,人物众多,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对话传神,善于以对比手法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从人物的行动表现其性格。《水浒传》以流畅的白话口语为基础,再加锤炼,既生动泼辣,又简洁洗练。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它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看,它和《三国演义》一起,奠定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
《水浒传》在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又成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水浒传》揭露官逼民反,歌颂起义,发扬忠义思想。
“水浒”字面的意思是水边,指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山东梁山泊。另外《诗经》中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句子,记载了周太王率领部族迁徙的事情。王利器与罗尔纲不约而同指出用水浒做书名,是将宋江等的聚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证明原作者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精神。
水浒义军领袖宋江原是基层官吏,后被逼上梁山,与其他梁山好汉一起反抗暴政,“替天行道”,逐渐发展壮大。《水浒传》故事豪放、粗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教坏了百姓,强盗学宋江,并且认为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当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水浒传》在全国各地收缴。
1950年代,中国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中国大陆的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