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是比喻句吗?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比喻句。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本体。注意:本体是“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而不是某一个词。
“新的生命在颤动”——喻体。
“似乎”——比喻词。
【补充】“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和“在我们的眼前闪耀”难道不是相似点?
二、仿写下面的句子 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运用色彩丰富来描绘景色的美丽)
1.雪改变了山野的形状。寒风中,山野的各种形状妙得几乎难以描绘,像银蛇、蜡像,像卧龙、睡狮,也像粉饰的琼楼玉宇。
2.霜改变了农田的色彩。在寒冷中,农田的色彩梦幻得几乎难以相信。像银河。白毯。像普遍。也像梦幻的童话世界
三、《绿》朱自清说说作者用一连串比喻写了梅雨潭的绿怎样的特点
大与生气
秀丽。青春
清。平静
碧色
四、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问题
科学是一种发现专研精神,而艺术是一种现象创造精神。科学显得更为严谨,而艺术相对来说更为活跃。
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从起始时的不分,到中世纪以后的独立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时至今日,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即“重逢”的阶段。正如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的:“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在今天重逢的日子里,科学与艺术已经不是简单的相会,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普遍的联系。要揭示出它们在二十一世纪是如何结合的,就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世纪。这里的结合远非仅仅是各门艺术中如何使用了高科技,如计算机技术、激光背景等。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中如何渗入了艺术的因素,如劳动环境及产品造型的艺术化,形象化教育等,而是指科学与艺术在学科内容、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具体内涵以及追求目标等方面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启迪和具有共性,二十一世纪,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新的历史时期,科学使艺术走向大众,艺术使科学迈向高峰。
科学与艺术最初的分离是因为各种独立的发展,如今需要互相的融合把各自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不是机械的融合,而是有机的,互补互利的,甚至科学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科学。艺术化的科学史充满灵感和活力的,科学化的艺术将充满凝聚力和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