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的利弊?

198 2024-09-20 22:10 admin   手机版

一、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的利弊?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各自具有一些利与弊。下面是它们的一些特点和影响:

赏识教育的利:

1. 正向激励:赏识教育注重表扬、鼓励和奖励,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增强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建立自信: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

3. 培养良好行为:赏识教育鼓励和强调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观念。

赏识教育的弊:

1. 过度依赖赞美:对于某些学生,过度依赖赞美可能使他们变得过于依赖外部认可,无法应对挫折和困难,影响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不当竞争:过分强调赞赏和奖励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竞争心理,与同学之间形成过于激烈的竞争关系。

3. 忽视纠正错误:赏识教育可能忽视学生的错误行为,导致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惩罚教育的利:

1. 规范行为:惩罚教育强调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和后果,有助于建立秩序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2. 警示作用:惩罚可以起到对其他学生的警示作用,促使他们避免重复犯错。

3. 建立责任感:适当的惩罚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制力。

惩罚教育的弊:

1. 负面影响:过度的惩罚可能使学生感到挫折和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2. 不利于学习环境:过度的惩罚可能导致学习环境紧张和不安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情绪状态。

3. 忽视个别差异:过度倚重惩罚可能忽视学生个别差异和背后的原因,没有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与支持。

在实际教育中,往往综合并且适度地运用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注重平衡。重要的是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责任意识。

二、赏识教育宗旨?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总结的“花苞心态”调整了无数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态”,总结的“生命像一条河”、“全纳思维”、“先骄傲、后成功”等思维方式使许多家庭走向了和谐、幸福、美满。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三、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孩子,认识孩子

家长一般不承认自己不了解孩子。其实,家长最难认识的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往往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了孩子的实力,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智力、能力、习惯、性格、优点、特长、缺点、弱项等,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家长不能把夸奖孩子当成督促孩子的工具,要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滴的进步由衷地称赞,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二、发现特长,目标培养

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大部分人的智力都处于中等水平。很多家长受感情因素的影响,不自觉地高估了孩子的智力,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制定目标,让孩子奋斗。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家长应该客观地分析孩子的爱好,发现孩子的特长,然后帮助孩子制定奋斗目标,并给予切实的帮助和辅导,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成才。

三、赏识孩子,巧妙夸奖

父母在观察、发现孩子爱好、特长的过程中,应该联系自身以及本家族的特点。因为遗传基因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本家族没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就要细心观察,独具慧眼,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特点,赏识孩子的优点。孩子有了进步,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家长要真心地夸奖,而且要讲究方法,巧妙地夸奖。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为什么夸奖,使孩子知道自己的哪些成绩、什么行为受到了表扬。同时,夸奖不要有任何附加条件,一旦有附加条件,孩子可能就会感到不舒服,激励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启示:

(1)赞扬不要带有功利性。带有功利性的赞扬,或者不切实际的赞扬,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2)家长要学会赏识孩子。“赏”的前提是“识”,就是先要认识孩子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有何特长。认识了孩子的真正优点,才能有效地“赏”孩子。

(3)“赏”孩子就要适时地、真心地表扬孩子。特别是孩子在特长、爱好方面有了进步时,家长要及时地予以表扬,从而促使孩子进步得更快。

四、如何看待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确实很重要!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你越赞美,他就越会把自己闪光点拿出来!

五、教育惩戒原则?

从市教委获悉,由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将于明天起实施。这意味着,今后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惩戒有了明确的依据和标准。

  近年来,关于教育惩戒的话题备受社会关注。到底该不该实施教育惩戒,可以采用哪些惩戒措施,实施教育惩戒需要遵循哪些程序?由于这些基本问题没有厘清,导致很多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不会管”。与此相对,学生家长对教育惩戒也持矛盾心理,既害怕孩子的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又担忧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不当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对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出台实施,本市中小学教师表示很有必要,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天津中学的王老师表示,以前在对班里一些有个性的孩子进行教育时,心中会有顾忌,毕竟没有一个标准和尺度。此次《规则》的出台,为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提供了一定依据,打消了教师的顾虑。南开区五马路小学的张老师认为,《规则》给学校和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其实教育惩戒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让学生知错就改,养成良好习惯。

  大多数学生家长对《规则》的出台也持支持态度。“适当的惩戒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成长,毕竟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温度和尺度相结合、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但过度的责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规则》的出台对教育惩戒的‘度’做了精准把握,家长们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更放心了。”家长马先生说。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评估研究所研究员方芳认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出台不仅明确了教育惩戒的根本属性和具体规则,也对新时代学校、教师、家长的育人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的性质是一种教育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惩戒手段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芳介绍,《规则》明确规定了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根据学生违纪程度的轻重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每一类均列举了相应的惩戒措施。学校可以根据教育规律以及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形和方式予以具体化。但教师和学校在具体实施教育惩戒时需要遵循相应程序,例如教师和学校在实施不同教育惩戒方式时需要遵循不同的上报和告知家长程序;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要遵循征求意见的相应程序等。这些程序要求体现了惩戒实施的公平、客观、合理,也体现了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利益主体多元立场的平衡。此外,实施教育惩戒还需要讲究艺术,提升温度。

  为在本市中小学中深入贯彻落实《规则》各项规定,市教育两委近日下发通知,向教育系统各单位提出明确要求。“我们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通过专家辅导、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争取做到全覆盖,确保学校和教师会用、善用、能用、敢用,避免滥用。”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区教育局、中职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学校教育惩戒办法或校规校纪的备案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的规定;建立受理学生或家长对教育惩戒决定不服提起复核申请的受理机制,履行监督职责;指导学校处置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同时,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并把学校、教师在管理学生、实施教育惩戒中贯彻法治原则、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考核内容,督促、引导学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

六、赏识教育有什么好处?

赏识教育是一种注重发现和肯定学生优点、潜力和努力的教育方法。它强调正面的鼓励和赞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许多好处,包括:

1. 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赏识教育通过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积极的认知。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赞赏时,他们更有动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成绩。

3.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态度。学生从赏识中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赏识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赏识和鼓励,与学生建立起互信和尊重的关系,促进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

5.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多样化优点和潜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学生在被赏识的过程中,能够发展出不同的技能、兴趣和才能,培养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总的来说,赏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奠定基础。

七、赏识教育的正确方法?

第一,抓住有可以一点细微的闪光点都要表扬,例如好像比比平常积极了一点。或者是比平时有点改进的都要大力的表扬。

第二,表扬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是口头表扬,第二种呢可以是奖励的方式。例如,他喜欢某一种东西,可以先让他选择。

第三。在其他人面前证明他的价值

八、淮北赏识教育学校?

赏识教育是在淮北市教育局备案的,正规的教学机构。

这里的师资力量很强,教学能力水准很高。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

每年来的不同班级,不用层次的学生在这里都能接受很好的文化课学习,取得好成绩。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学校。

回答完毕

九、关于赏识教育的谚语?

1、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2、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3、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吕近溪

十、赏识与教育的区别?

赏识,汉语词汇。拼音:shǎngshí释义: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多半用于前辈对后代、领导对下属、大师对学生。不可反用。

而教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iào yù。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