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规则与技巧
辩论赛也叫论辩赛,还叫做辩论会。辩论赛的核心词汇就为一个“辩”字。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辩论赛规则与技巧 ,欢迎阅读。
辩论赛规则 1、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①正方一辩陈词3分钟
②反方一辩陈词3分钟
2、第二阶段(攻辩阶段)
①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任一选手 进行一对一攻辩2分30秒
②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任一选手 进行一对一攻辩2分30秒
③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任一选手 进行一对一攻辩2分30秒
④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任一选手 进行一对一攻辩2分30秒
⑤攻辩结束由正反方一辩做攻辩小结,由正方开始,时间1分钟30秒。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8分钟,每方用时4分钟。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3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3分钟。
5、观众提问 观众可分别向正反方提问1―2个问题。观众提问不影响得分。
(4)辩论赛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当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的琴声提示,用时满时,以两响琴声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攻辩规则
①每个队员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②对方选手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问。
3、自由辩论规则
①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发言队员坐下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②各队耗时累计,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发言队员坐下后,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③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④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继续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也可以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4、辩手不可以宣读预先准备好的书本,或展示准备好的图表或大字报,但可以带小卡片,出示或引述书本、报刊的`摘要,以加强论据。
5、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辩论时不得人身攻击。
辩论赛技巧 击中要害,必要时要使用“避实就虚”的方法。
利用矛盾,扩大矛盾,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扩大对方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自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之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引蛇出洞,可以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乱说或者乱答。
李代桃僵,所谓李代桃僵就是在和对方辩论中使用模糊概念与对方周旋,把自己某些说不清楚或者模棱两可的观点隐蔽起来,使之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
辩论赛技巧荐读
辩论赛技巧(荐读)
辩论赛有什么技巧是可以学习的呢,在我们参加辩论赛前我们是必须要了解的。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辩论赛技巧,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辩论赛栏目!
一. 转换提问权
1 回避 在水平相当的辩论赛中,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回避: a) 对方的问题无法回答; b) 对方的问题回答后对本方很不利; c) 对方的问题与辩题无关。 我不赞成复旦大学说的,只在回答能引起轰动效应时才回答,否则就抛出事先准备的东西。除非在双方差距太大时,复旦大学这种观点才有几分道理,否则会给评委留下心虚的印象。 回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就好象没有听到对方的问题,直接提出本方问题。这种回避可以用,但痕迹过于明显。 ② 以一句话作为过渡。 例:“爱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正:对方已说明,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但我想问对方,教育是用什么教育?是不是用医学的方法来教育呢? 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请问对方,你们判断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正:今天晚上的辩题我想对方已经有所误解了,你们已经忽视了你们所应该辩的爱滋病不是医学问题…… 划线部分就是过渡句,当评委和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句话中,就容易忘记本方已在脚底抹油了。 ③ 暗含讽刺的回避 当对方的提问不甚合理时,用这种战术效果较好。 例:“法治能消除” 正:请问,孟德斯鸠关于法治的两套标准是什么? 反:还是让我们回到中国的现实来吧…… 这里反方暗含讽刺对方教条主义。 又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正:请问对方同学,吸一支烟能缩短人的多少寿命? 反:一条烟多少钱?一条命多少钱? 正方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证明一支烟只能缩短几秒钟人的寿命(假材料),反方的回击是讽刺正方脱离现实。 这类回答在特殊的语境下才有效,不要生搬硬套。
2.回答问题后再提问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回答问题,回答后提出本方问题。但是,如果回击很有力,可以不再提问,以免削弱攻击的威力。
二.小技巧
3. 运用假材料 无论在规范发言还是在自由辩论中,都需要运用大量材料,可是合适的材料不容易找到,往往只能编一些假材料,包括数据、实例等。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材料要尽可能编得合情合理;二是不可心虚,要理直气壮地用。另外,在校际比赛中,应禁用假材料。
4. 妙语脱困 如果时间充裕,应事先准备好一些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使用的妙语。在自由辩论中,不要急急忙忙把这些妙语抛出去,而应该用在本方最困难的时候。 例:“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对方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超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为?请对方回答。 反:超道德当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爱,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笑声、掌声) 正方前面已充分论述了超道德不是道德,反方在回应一句以后,如果转入其他问题,总是有气弱之感,这时抛出事先准备的妙语(这句妙语几乎在自由辩论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占了上风。 这里还有另一个战术,超道德本来是一个伪概念,但反方并不去论述超道德其实也是道德,而是大胆承认了对方的观点,这是因为承认后对反方的论点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如果硬着头皮去说清楚,就要费太多的口舌了。再举一个大胆承认的例子。 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老是说烟草业能上缴多少利税,能创造多少经济利益,难道要等到我国经济发达后,才来取缔烟草业吗? 正:当然如此。 (停顿)反:那你们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命置于何地。 正:我再提醒对方,吸烟只是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例子中,正方成功地运用大胆承认的战术,打乱了反方的阵脚,相当得分。
5. 连续提问 第4个战术叫连续进攻,主要是指临场与队友的配合。而这里的连续提问可以在事先准备好。 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反:对方同学承不承认,烟草业是社会失灵的产物? (停顿)正:对方还没有告诉我们,你们的利弊标准是什么? 反:这一点我方早已论述,我再请问对方,你们究竟承不承认烟草业是市场失灵的产物? 正: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烟草业对社会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为什么我国还要嘉奖云南玉溪卷烟厂,难道是表扬他们多杀人吗? 反:看来对方同学没办法回答我方的问题,那我再问一个更简单的问题,烟草业是不是一个外部不经济的行业? 明知对方不太了解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有意提出这类问题,连提两次后,对方仍然回避,如果重复第三次,好象显得本方只有这么一个问题,这时候转向一个类似的.问题,巧妙。 要注意两点,不能提问过多别人听不懂的问题,偶尔一次是战术,多了会被人误认为在破坏辩论。对关键性的,不能由别的问题代替的提问,可以重复多次。(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总能找到几个类似的问题)
6. 攻击对方过激行为 在辩论中对对手要保持一种尊重客气的态度,不可出现人身攻击的语言,也不能与队友大声谈笑,拍桌子,踢腿等等。如果对方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可以这样说:“对对方同学刚才的措词,我方表示遗憾……”,如果对方有很不礼貌的行为,可以这样说:“在严肃的辩论场上,对方**同学刚才却很不严肃地(拍桌子……),我方对此表示遗憾”。切不可针尖对麦芒,把辩论场变成吵架场。 18. 听不清楚对方发言的对策 对策有二: 一是客气地请对方重复一遍。这种做法优点是显得有风度,缺点是如果再听不清楚就不好办了,重复后如果听清楚了又很难回避对方的问题。 二是攻击说:“对方说得不清不楚,我实在听不懂。”优点是掌握主动,缺点是显得不留情面。
三.用时
7. 合理用时 自由辩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每次发言都应该简短有力,不允许象规范发言一样“一、二、三”点的展开。在《狮城舌战》中,自由辩论双方各用时4分钟,台大发言33次,复旦发言32次,平均每次发言7秒多。一般说来,每次发言在十五秒以内,绝不能超过半分钟。一定要半分钟以上才能说清楚的,不如让队友来回答,或者干脆回避。如果本方发言完了,对方却还剩下一、二分钟,那比赛等于是输了一半。 20.利用多余时间 对方发言时间用完后,如果本方还有多余,可以让4名队员挨次站起发言,这样显得颇有气势。一般情况下,每个队员发言都是完整的一句话。华东师大有所创新,4名队员的话加起来才是一句完整的话,而且他们常主动要求结束自由辩论,以显示气度。这种创新我没有实践过,不敢妄评,可能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终于写完了,真是辛苦,本来还想修改一下,但太长了,就这样吧。希望以后有人修正并补充。 注: 1按高级别比赛惯例称四名队员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 2所举例子有些引自原文,有些是凭记忆和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