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论需要什么技巧?
辩论的技巧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需要但不能依赖。我个人认为辩论需要的是有内容的表达,在技巧之上你要为你说的每一句话找到一个理由,去用接受度更强的语句表达出来。
二、辩论有哪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
我知道有一重要的原则是:目的是不可攻击的!目的是你推测出来的,你自己又去攻击你自己推测出来的东西,必然陷入混乱,而且很无力!
三、辩论的技巧?
泻药,最近有点忙,一点一点写吧,正好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有人看的话什么时候有空了就更一点。
【拆数据】
1、首先肯定是质疑数据来源、采样标准、采样时间背景等等,从这个数据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辩题的角度拆分。
2、幸存者偏差:战机弹孔的事例不用多讲了吧,有些数据统计的是对的,但恰恰表明真相是相反的一面。这个也可以作为一种诡辩的手段使用,只要你脑子够清楚,说的够含蓄,场上一般没人能反应过来。
3、赌徒谬误:一对夫妇连续生了十个孩子都是女孩,下一个更可能是男孩还是女孩?常识来看更可能是女孩,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赌徒心理,根本没有更可能,生男生女的概率还是一样的。很多数据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统计的结果很有可能只是碰巧了,而且数据的导向也并不能说明什么。拆分一些用常识想都觉得是碰巧的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这样归谬。(对方辩友,连续抛了五次硬币都是正面,你能保证下一次一定是正面么)
上课了上课了,先写一点点吧
四、求教辩论技巧?
此答案写在题主并无详细问题描述之前。这一回答已经不适用于题主面对的实际状况和题主真正的疑问。谢谢。
你说懂了么的时候就不是在当着观众当着学长的面羞辱你的对手么?你现在觉得自己当众道歉没面子了?
你觉得你不过是说话语气冲了,可是在辩论场上,这已经超过了给人好观感的辩论的底线。
什么叫影响观感,一个好的辩论观感是什么样呢?是双方得辩手们理性的,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反驳对方。双方看似是对手,事迹上是你来我往,互相帮助对方检查论证中的错误。而不是某一方要以一句懂了么,居高临下的教育他人,甚至是讽刺他人。双方的交流是平等的,克制的,不上升人身的。一句懂了么,配上冲一点的语气姿态,过了。你可以说他哪错,这叫他的论证有问题,但是你不能以观点教育别人,这种姿态不是一个好辩手应该有的姿态。
希望题主能真正理解辩场上为什么要把对方称为辩友而不是辩手,以及你为什么要尊重自己的对手。
五、有哪些最常用的辩论技巧?
会辩论的人,怎么会吵架了呢。
如果一定要讨论出什么东西,就一定要用质询的技巧。
1,听。彻底听清楚对方的逻辑。
2,确认。复述一下,并得到确认。
3,共识。缩小讨论范围。
4,推理。按照对方的逻辑,询问是否可以推理出某结论,待谬误出现。
5,强迫回答。绝不允许对方逃避。
6,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先让对方完成举证义务再讨论
题主所说的,应该是几种逻辑谬误。
转移话题,是红色鲱鱼谬误。
揭短,是人身攻击谬误。
感性思维,是诉诸情感谬误。
还有,提醒题主,辩论讲逻辑。但是沟通不全是。还有情境,感受,期待,行为。只讲逻辑,你就惨了。当别人转移话题,你可以默认这个问题你问出了什么。接下来怎么操作,看情况而定。
六、辩论中该如何质询和盘问?求技巧?
1.准备好成套的逻辑问题,且为封闭式问题
2.最短时间归纳对方答案,不给对方阐述时间,按规则底线打断扣帽子
3.被质询时尽量拖延时间,不给出直接答案,即先论证后结论。
七、辩论有没有什么技巧?
多看前人的经验,在b战有让萌新的快速了解辩论的课程,可以自己找一下。
先按照赛制,找好自己想打的辩位,针对性的做好学习。(现在不太明白辩位之间的区别没关系,一般上面的课程会讲到的)
准备比赛的时候要认真!
准备比赛的时候要认真!
准备比赛的时候要认真!
看好自己查找的资料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不要无意间用了假数据哦,更恐怖的是因为理解失误用了严重违反常识的数据,对比赛的观感和推进都极为不利。
补一句,
萌新嘛,打辩论就是为了快乐,又不是要拿奖。祝你玩的开心,能感受到辩论的魅力
八、有哪些很厉害的辩论技巧?
辩论赛是为了把某个道理向观众评委【展示清楚】,所以最常用的技巧就是“如何展示”的技巧——金字塔陈词结构、金句加深印象、道具辅助等等。
不过题主想了解【很厉害的技巧】……那大概相当于“高级甚至S级忍术”的概念吧?这种技术我觉得是【立论技术】——如何解读辩题,定义“我的立场是什么”(我要【展示什么】)的技术。
举例∶
1.实然转应然
“没有梦想的人生不是平庸的”(实然判断)
我们不应该认为“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平庸的”(应然判断)
感受一下这两个观点的论证难度,后者是不是不但容易很多,而且瞬间正能量了?
“真爱一定天长地久”(实然判断)
我们应该相信“真爱一定天长地久”(应然判断)
前者是模态判断中的全称判断,几乎不可能证明。后者……在向往爱情的人眼里,几乎不用证明。
2.比较型辩题与性质判定型辩题互转
“人肉搜索是否利大于弊”(比较)
“人肉搜索是好事还是坏事”(性质判定)
注意这个转换是相互的,取决于你准备如何论证。
3.高打转低打
“我方观点正确,就应该这样”(强势高打)
“如果有人持这个立场,我们不能说他错了吧?”(示弱低打)
最后举一个综合化的例子∶
“从XXXX各方面看,根据XX标准,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实然+比较+高打)
“当一个大学生说他想去创业,他不想放弃学业的同时还想去创业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打击他,不应该说他犯了错”(应然+性质+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