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论赛的逻辑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说了一堆话,对方听不懂你在讲什么,或者对方跟你说了一堆话,你也抓不住对方的重点。这极有可能是因为逻辑出了问题。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当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A对B说:“上个星期,我去了趟苏黎世。你知道,苏黎世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城市。我们到一家露天餐馆吃饭,你知道么?在15分钟的时间里,我至少见到了15个留长胡子的人。而且,如果你在纽约的任何一座写字楼周围转一转,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不留长胡子或长头发的人。同样,在伦敦,留长胡子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伦敦街头的一景了。”】
看完之后,你的感觉是什么?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A到底要表达什么?”如果你回答不出来或者只是猜测,那么这种表达不管对A还是对B都是失败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体有两个:第一,A的逻辑混乱;第二,B的倾听或理解能力较差。仅就这个案例来说,当属第一种原因。所以,换一种说法,看看会不会好一些?
【A对B说:“你知道么?我简直难以相信,男人留长胡子或长头发已经这样普遍,这样被广泛接受:
上个星期,我去了趟苏黎世。你知道,苏黎世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城市。我们到一家露天餐馆吃饭,你知道么?在15分钟时间里,我至少见到了15个留长胡子的人。
在纽约的任何一座写字楼周围转一转,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不留长胡子或长头发的人。
在伦敦,留长胡子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伦敦街头的一景了。”】
现在你明白了,原来A想表达的就是“男人留长胡子或者长头发这么普遍,这么被广泛接受。”后面表达的苏黎世、纽约、伦敦只是想证明他的观点。所以,A的逻辑是什么?先告诉B他想表达的观点,再用事实证明他的观点。如果你还听不懂A在表达什么,你就有必要训练你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了。
由此可见,逻辑,可以通俗易懂的理解为“顺序”和“规律”,先什么后什么,就是一种顺序和规律,比如汇报工作,先结果后过程,这就是一种逻辑。所以你的演讲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那么怎么去训练我们的逻辑呢?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方法/步骤
1.选择阅读一些哲学类书籍,哲学思维的逻辑性非常强,先选择一本较浅的哲学书慢读精读细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度,读完一章,最好能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做一下作者思路总结;
2.参加辩论或多看辩论视频。辩手的逻辑思维要超强,才有可能赢得胜利,所以如果你有辩论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这是锻炼逻辑思维的绝好时机;如果没有辩论机会,可以多看看经典的辩论赛视频,在看的过程中,不是看热闹,谁输谁赢与你无关,而是在看的过程中思考辩手的逻辑;
3.有意识地运用简单化表达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第三;过去,现在,未来;昨天,今天,明天;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二、辩论的逻辑法则
在辩论赛中,ABCD四种角色指的是:
A:Affirmative(肯定方)- 主张肯定论点的一方
B:Negative(否定方)- 主张否定论点的一方
C:Chairperson(主席)- 战队领导人,主持整个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保障比赛公正、严肃的进行。
D:Debater(辩手)- 代表自己所在战队参与辩论的选手,并负责阐述已有证据、事实论据,攻击对方观点。
在正式的辩论赛中,Affirmative方和Negative方分别负责支持和反驳一个共同话题或问题。辩论赛通常分为多轮和复杂的结构,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限制和规则操作。主席是整个辩论赛的监督者,负责规划和宣布比赛的主题和议程,同时负责引导和审视选手之间的争辩。每组队员需要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全面了解和准备自己的论点和反驳,根据场上策略进行发言和各种技巧应用,以赢得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三、辩论赛常用的逻辑知识
逻辑的含义可以根据不同上下文而有所区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逻辑含义:
1. 逻辑学意义:逻辑学是一门哲学分支,研究正确推理的原则和方法。在逻辑学中,逻辑的含义指的是正确推理的规则和原则,例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等。
2. 计算机科学意义:在计算机科学中,逻辑的含义涉及到布尔运算、逻辑电路设计、算法设计等方面。逻辑通常用于描述真假判断、条件判断、循环控制等问题。
3. 普通语言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逻辑通常指的是关系合理、连贯、符合常识的思考或表达方式。例如,在一段对话或文章中,逻辑的含义就指的是思路清晰、前后呼应、易于理解的组织结构。
4. 辩论学意义:在辩论学中,逻辑的含义指的是通过有效的论证、推理和反驳来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辩论技巧的重要基础,也是进行复杂思维和判断的必备能力。
总之,逻辑的含义可以因不同的学科、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但它通常都涉及到思维方式、推理规则、组织结构等方面。
四、辩论中常见的十四个逻辑问题
不存在万能金句。 因为辩论赛是一种需要展示学生辩论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活动,每场辩论赛的主题和背景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论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辩论。因此,没有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境的万能金句。 然而,有一些常用的辩论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辩论。比如,利用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和伪科学观点,用符合逻辑的思考和语言来确立自己的立场等等。通过这些技巧和策略,学生可以更有信心地进行辩论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辩论中的逻辑技巧
如果要让对方哑口无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准备充分:在辩论赛之前,充分准备和研究相关材料和论点,做到熟悉、精通,以应对对方的任何质疑和反驳。
2. 使用合理的论据:在辩论中,使用合理的论据和事实可以让对方难以反驳,让对方无言以对。
3. 使用权威资料:使用来自权威机构、专家和学者的资料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对方难以驳斥或反驳。
4. 掌握技巧:掌握一些辩论技巧可以在关键时刻让对方措手不及。比如攻其不备,利用对方出现的口误、逻辑错误进行反击等。
5. 坚定自信:自信可以让你表现更加自如,说话更加流畅,准确。坚定的自信也会让你的言语更有说服力,对方难以反驳。
最后,要注意在辩论过程中,尊重对方和自己的观点,保持良好的言谈举止和风度,营造和谐的气氛。
六、辩论的几个逻辑误区
诡辩论是违背逻辑规律而做的一种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证。
在宣传中论证一个命题或说明一个问题时,诡辩论者不去如实地、以有力的逻辑力量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而是从主观出发,以片面的、表面的、甚至不相干的一些现象制造虚假的联系、因果关系和主从关系,达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目的,为其荒谬的言论制造一种骗人的推理形式。
诡辩论有时从多方面因素论证自己的命题,口若悬河,广泛地证明自己的论点,实则是冒充辩证法,以歪曲辩证法来破坏辩证法。
诡辩论有时承认事物的永久运动,而否定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概念的确定性;有时又以事物的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永久变动,把灵活性视作原则性。
诡辩论脱离现实的具体条件,不尊重事物转化的规律性,把对事物解释的灵活性依据主观意志任意运用。
诡辩论的认识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在解释命题时,崇尚玩弄概念、故弄玄虚,用华而不实的辞藻美化相对主义的说教。正如列宁所说:"从赤裸裸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