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年级道德帮助别人应该注意什么?
1.知识与能力: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懂得帮助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2.情感与态度:真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
3.行为与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获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时的快乐,明白帮助他人之前需要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二、从道德层面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宽容?
不宽容容易产生矛盾消极情绪,影响人际关系
三、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1、平等:人类的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
2、信用: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行、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分矜,谦虚而不矫揉造作,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也不藐视位卑者。
3、相容:我们不但要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还要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交往,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如果你是领导,也应该要能容得下比自己优秀的下属。
4、宽容:
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当今社会,大家的个性都比较强,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摩擦以及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我们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正确地运用好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做个高情商的人。
5、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有恒。有恒,指的是要有恒心,永远地坚持。
四、人与人交往最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
当有认识的人加入社交场合时,一定要将身边的人介绍给对方。介绍时,应将地位辈分低的介绍给高的,男性介绍给女性。遇上或者打电话给不太熟的人,一定要做自己我介绍。在社交场合自我介绍时,请说‘我叫XX’。而不是‘我是XX’。大家仔细体会一下。
2. 不要在人前玩手机。手机响了都要说声抱歉,经过别人允许后再查看。
五、人际交往的目标和实施?
人际关系目标(interpersonal objective),教育的目标。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良好习惯,以符合一定社会所规定的人际关系规范。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
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基础,是宏观的社会关系的现实化。同时,宏观的社会关系又要通过微观的人际关系才能对每个人发生作用,并且制约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的远近以及相互间的合作或竞争关系。
六、道德调节功能举例说明?
所谓道德的调节功能,就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行为和实际活动的作用,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道德是整个社会调节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功能。
就道德调节的对象而言,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去调节现实生活中与利益有关的一切关系和活动,尤其是涉及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利益态度的关系和活动
七、道德分为哪几种?
道德就调整的范围来说,可分为社会普遍道德和职业道德。
社会普遍道德是调整所有社会成员人际关系的道德,还有人将这一部分道德进一步分为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或者分为公德和私德。
公德是调整公共生活领域人际关系的道德,比如尊重公共良俗的规则;私德指调整私人生活领域人际关系的道德,比如爱自己的亲人,关心自己的朋友等,调整家庭成员间或朋友间纯私人关系方面的道德规则等。
职业道德是调整特定职业内部人际关系以及职业所涉及的外部人际关系的道德,这种道德表现出对一定职业行为的特别要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