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动物致人损害归责原则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3-05-10 13:17   点击:241  编辑:admin   手机版

动物致人损害归责原则

若当事人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则其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范围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是指基于合法依据或者事由饲养或管理动物的人,包括合法占有动物的人,如接受动物所有人委托对动物进行饲养或管理的人,但不包括非法占有人,即盗窃、抢夺动物的人。“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概念类似于动物的占有者或保管者。在动物所有人自己饲养管理的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包括了动物所有人。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中责任主体的认定

1.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

在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案件中,若在被侵权人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应由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咬伤、抓伤或撞到他人等,在某种情况下,因饲养动物致使被侵权人受到惊吓而引发其他损害时,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也可能承担侵权责任。若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饲养的动物被第三人偷走,在第三人占有期间造成他人损害,此时,应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不承担侵权责任。除非能够证明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在动物被盗这件事上负有责任。

2.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伤害的,除第三人承担责任外,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并不免于承担责任,其在承担责任后可向第三人追偿。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应理解为损害完全是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动物的加害行为并非出于动物本身的独立行为。例如:甲故意挑动乙饲养的狗咬伤了丙。此时,被侵权人丙既可以向甲主张赔偿,也可以向乙主张赔偿,乙若向丙赔偿后,有权向甲追偿。

3.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在饲养动物纠纷的案件中,若侵权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相应的民事责任应由监护人承担。该条第二款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财产的情况下,监护人虽然应承担责任,但该责任为补充责任,即先以被监护人的财产承担赔偿责任,监护人仅对不足部分承担责任。

为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法官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坚持防范在先。利用新闻、网络媒体等平台,借助居委会、犬业协会等力量,向群众宣传饲养动物的管理规定和致人损害的相关案例,增强动物饲养人和管理人的自我约束意识,倡导其依法依规的饲养动物。

二是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对于未缚犬链、违规饲养大型犬、烈性犬的行为加强监管,将饲养动物的管理规定落到实处。

三是动物饲养或管理人应积极投保动物饲养责任保险, 以减轻动物饲养或管理人的赔偿负担。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七十八条规定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上述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即只要发生了动物致人损害的结果,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赣州一村民家中发现受伤凤头鹰,在外遇到受伤的国家级保护动物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在外边遇到受伤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应该像这位村民一样,把受伤的动物送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不能私自把野生动物留下,可以及时对受伤的动物进行简单处理,但不能饲养。若遇到受伤状态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也不能轻举妄动,不然很可能会对动物造成二次伤害,或者是被动物伤害。

1.在外遇到国家级保护动物受伤的时候,应该联系警方或者当地野生动物有关部门

可以及时拨打电话,对野生动物的受伤情况进行评估,千万不能够轻举妄动,如果遇到比较大型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更不能靠近,不然很有可能会被动物伤害。在报警之后,有关部门会进行判断,然后会交给有专业器材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私人是不能够收留动物的。可以在原地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方能离开。

2.如果出门在外遇到受伤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应该联系附近的动物专家

如果不能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保护动物,最好交给专家处理,专家能够指出很多不知名的物种。如果地处比较偏远附近的警员不能够迅速赶到,那么联系动物园,也是没有错的。一般动物园都有兽医,交给专业的人员处理比较合适。如果受伤情况,不很严重,在专业的部门修养之后就可以放生。

总而言之,出门在外遇到受伤的保护动物的时候,千万不能自行处理,可以拨打当地林业局的电话或者交给警察处理,也不能单独处理,不然很有可能会使动物受到伤害或者受到动物的伤害,要加强对保护动物的保护意识。我国对于保护动物是非常重视的,私人收留涉嫌违法,即便是出于好心,但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首先应该第一时间通知派出所或者动物保护协会,然后站在原地保护动物避免二次受伤和等待人员救助,同时避免随便施救造成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自己不要擅自行动,可以拨打110或者联系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他们会帮忙救助,并使其得到妥善的保护。

求助民警;交由专业的宠物医生处置;可以送到宠物医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