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非暴力沟通课程心得体会(读《非暴力沟通》有哪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3-03-20 00:32   点击:1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读《非暴力沟通》有哪些感悟?

曾经读过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感触

如果吼可以解决问题的话,那驴已经统治世界了。

这句话就和这本书,想传递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你有没有因为你妈妈多说了几句,就不耐烦了,甚至破口大骂呢?你有没有把你的父母逼到和你道歉的那一步呢?

你有没有把你身边的好朋友弄丢了

所以生活当中请温柔待人,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没义务听你抱怨,他们只是很愿意陪在你的身边。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发现生命的美与力量。


它是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来自于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一书,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二、如何评价《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不可否认,《非暴力沟通》是一本非常非常具有实操性质的书籍。

作者本身也是一个极度敏锐又极度具有同理心的人。

「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合适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但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在思考,它是否合适在互联网环境下使用?我的结论是悲观的,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非暴力沟通比较难实现,或者说实现的成本较高。

非暴力沟通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他人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需要建立与对方的联系。

非暴力沟通需要观察,而不是评价。

这意味着你想要获得非暴力沟通,你就需要在沟通的前期付出一定的「沟通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你的沟通路径会略微长一些。你需要「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而不是「做判断和评价」。

生活中和工作中的沟通,可能在「描述事实」和「表达感受」后不会结束,大家会进入正题,开始心平气和地讨论实际问题。但是互联网上的沟通很可能在「描述事实」和「表达感受」时就中断了。一名陌生人通常和难耐心地听完另一名陌生人所说的一大段话。一名陌生人也很难向另一名陌生人共情。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与社会有关。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我们很少人经受过「爱的教育」和「爱的表达方式」。

下判断总是容易的,评价总是容易的。很多互联网上的对话在表达完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后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下,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完成表达,但是付出的成本一定要比现实生活中高许多。因为互联网上,你很难让别人坐在那儿认真地、耐心地听你说完什么事情。

我自己有20年的上网经历、发表过超过200万字文章,知乎、微信公众号上也有超过100万人关注我。我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网络舆论事件,我的文章下也有几十万条针对于我的文章或者个人的各种评论。在几年之前,我会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负面评价者沟通,但是显而易见,非暴力沟通如此长的沟通路径早在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虽然我收到的评价大多数都是正面评价,负面评论不超过5%,但我如今很少对评论进行回复。

因为非暴力沟通,沟通成本有点儿高。

就像我在六年前《网评网辩》那篇文章里写的那样:

网络中,合理的辩论与交流应该是以文章为单位的。辩论最重要的是「同理心」。要想让一个人简单地知道你想问题的思路,从而让他能够站在你的角度思考片刻,发现自己的不足,这起码得通过一篇不短的文章来完成,因为你不仅要表达观点,还需要证明你观点的合理性。出书立著在我看来是最高效的交流思想和辩论方式。这也是我很少去人家这也是我很少留言反驳他人观点的原因,因为没意义。只表达观点却不给论据的话,只能是废话。知乎的「回答」或许是一种较为优秀的辩论方式,不过这种大面积的交锋基本只能一来一回,剩下的便是评论里零星的厮杀,效率太低,太廉价。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生活、工作、互联网上文章的撰写。

但想要运用在互联网和陌生人的常规交流中,有点困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