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护患沟通的论文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3-06-21 13:04   点击: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护患沟通的论文

论文中期指导记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编排内容,并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书写。需要写明本次指导的目的以及具体的指导内容,以及本次指导的总体效果。需要在指导内容的基础上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于论文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具体指导的内容和阐述完成之后,需要对于论文中项指导内容的延伸进行分析,例如下一步工作计划、检查和校对等方面的要求和建议。总之,论文中期指导记录需要全面贴近论文主题,结合具体情况,以清晰的语言和简练的文字进行书写,并能够起到对于学生的指导和提升作用。

二、护患沟通技巧毕业论文

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擅.长.

给你出了150个题目 你可以备选的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

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

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

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

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

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

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

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

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

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

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

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

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

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

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三、浅谈护患沟通技巧论文

  一般而言,医患交流是分两个层次来进行的,一种是专业技术方面的,另一种是非专业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方面,就是通过语言交流了解病史,向病人介绍医疗检查的意义、对身体是否有危害及患者需要承担的费用;阐述治疗手段、治疗目的,如是采用姑息疗法还是根治术,是对症处理还是病因治疗,同时应尽力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如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心理等等。而要达到理想效果,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的,需要多次、反复、充分的交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非专业技术方面的交流,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和医患双方的个人修养、文化水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等相关。对医务人员而言,应该了解患者就医时既有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否则,就不易沟通。应该让患者畅所欲言,变交流为交心,使医生的医疗行为与病人的期望十分接近,如病人期望过高,也要使病人的期望值逐渐下降,以达到现实的程度。这样可以清除治疗本身之外的障碍和非技术因素的负面影响,如医疗效果好,病人满意而归。万一治疗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取得病人的谅解。医患交流形式主要是语言交流。一种情感的表达,如用词恰当,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令对方愉快的接受。当病人对医疗行为不理解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少纠纷就是因为一句话引发的。另一种交流的方式是非语言表达,如动作的表达,象握手、点头、微笑、身体姿势的变化等,这在医患交流中也起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无声的动作有时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另外,还有有声的动作,如笑声、咳嗽、吸气、哼声等等都是情绪表达的方式,可使病人有不同的感受,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在医患交流中予以注意。医患交流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医务人员应该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做到:如果病人不信任医生,就要设法获取这种信任;如果患者信任医生,就要使这种信任更牢固、更持久。   医患交流越来越成为医疗诊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患交流过程中,往往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因素,如何把握好这些因素,是决定医患交流是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是谁去和患者交谈。交流敏感信息的过程十分关键,如果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了解,并事先考虑到将要说明哪些基本问题,交流可能会比较顺利,所以这个工作一般由接诊或主管医生来做,而不是由护士或其他人员来做,这表明对患者的尊重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如果可能的话,请与患者熟知的其他医务人员在场,即使这些医务人员不是实际上传递信息的人,也可以增加对患者的支持感,并让患者感到并不是自己孤身一人面临危机。   其次是交流地点。医患交流较佳的地点应是在一个单独、大小适中的房间,周围环境安静不喧哗,会谈前医生应嘱其他同事切勿在与患者或家属交谈过程中随意打扰,谈话时最好关闭手机。像这样在舒适安静的房间内无外界干扰的交流较易向患者传递关怀的情感,也易让患者或家属感觉到医生对患者的重视及尊重。切忌在大庭广众下告知患者敏感的问题。我们应严格尊重和维护患者的隐私权。   第三方面时交流时机及交流方式。坏消息或不幸的消息总是让人绝望无助、恐惧甚至愤怒、对医务人员不再信任。我们应试图待患者或家属情绪稳定后再作交流。当患者或家属整夜不眠、疲惫不堪时,当一大群家属刚抵达医院情绪激动的时候,就不宜马上传达不良消息。虽然不能总是等待谈话的最理想时机,但切忌莽撞和冷淡地面对一群人宣布坏消息。告之坏消息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二个有代表性的家属在场。传达不幸的消息,交流方式显得很重要。在正式传达信息前最好给予一定的暗示,这样不显得突然,比如:“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要告诉你。”在交谈之前,医生应熟练掌握患者的病情,便于选择要告之的内容。传递不幸信息时,我们要显得真诚、坦率,交流时应坐近并直接面对患者,目光与患者平视,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谈话内容。医生要注意自己的交流风格,如语速,平缓低调的语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同时允许患者和家属提问或宣泄情绪,在恰当的时候可与患者握手甚至拥抱,体现医护人员感同身受、急病人所急的高尚的医德情怀。   第四方面是交流内容。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告知患者病情,再经患者说出来时,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或只说出谈话内容的一小部分,除部分患者可能故意隐瞒谈话内容外,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不明白某些医学术语的含义;二是医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患者灌输过多的信息,患者及家属一时没有充分领会谈话内容,难以抓到问题关键。所以为增进交流效果,医生所用的词句须通俗易懂,如果谈话内容多,可将谈话内容分成几个小部分,并特别突出重要部分。交流过程中,为了向患者传递尊敬、关怀与同情,对患者的话要专心倾听,同时还有助于指导医生朝那个方向进行谈话。   最后,了解患者的个性对交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曾有文献讨论了医生与男性或女性患者交流的差别。一般而言,男性多倾向于针对实际行为讨论实质问题,如:事实是什么?下一步需要怎么做?而女性则更倾向于试图通过情感来解决问题。作为妇产科医生,如果想与患者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有意识地认同一种较为情绪化的交流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在现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阶段,良好的医患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以及对医疗风险的了解,有利于医患关系步入良性循环。

四、护患沟通技巧文献

1.今天非常有荣幸与大家相聚在这里,我们就是养老护理员,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今天的讲座,能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所有的能力,学习到所有的知识!

2.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步入的人生,今天是养老护理员讲解知识,希望我们可以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3.一个人的人生都是那么的不如意,养老护理员让我们对待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

五、浅谈护患沟通技巧ppt2021

1.让病人主动表达   在整个会谈中,护理人员应尽量鼓励病人自行选择话题来谈,倾听且引导病人诉说,切勿打断。借此提升病人的自尊,增强其自我价值感。   2.少用说理的方式   在整个交谈中,护理人员最容易出的偏差是试图用说理来说服病人,或想就此纠正他的想法,反而阻碍了病人的吐露。应尽量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法,护理人员可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料。   3.采用开放式的交流   护理人员在询问病人时,少用封闭式问句,如:“是”或“不是”的问法,而应使用开放式问句,如:“你认为呢?”以收集更详实、广泛的资料。互动中,给予立即反馈,以鼓励病人更多的表白。   4.把握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的构成,一是主观因素,它包括使用语言者的身份、思想、职业修养、性格、心情、处境;二是受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掌握这些主、客观因素,是成功沟通的基本要素。   5.了解沟通对象   护患沟通效果受病人身份、文化、职业、思想、性格、心情、处境等因素的影响。护士应根据病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病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   6.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充分说明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和作用。应以高雅脱俗的言谈、诚挚温馨的笑容、亲切谦逊的态度、庄重稳健的举止并举,构成护理语言、非语言交流系统。   7.信任和尊重病人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病人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更是护患沟通的前提。充实的专业知识是获得信任的关键。尊重病人和家属的人格,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护士守时、说话通情达理、随叫随到,认真负责等给病人以一贯的感觉,加深其对护士的信任印象。   由于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地区风俗、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角色行为,护士与他们沟通时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

六、护患沟通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祥光护体意思是保护自己,保护身体的意思。 就是用这个东西保护自己。

护,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1]。据已有文献资料,此字最古形体为收录于《说文解字》的篆文,古字形从言,蒦(huò)声,简化后改为从手,户声。护本义指监视、监督,引申为卫护、救助,又引申为袒护、包庇等义。

七、护患沟通技巧论文题目

(1)目标性:护患之间的语言沟通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沟通活动。护患沟通应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日常护理用语包括招呼用语、介绍用语、电话用语、安慰用语和迎送用语。

(2)规范性:护士应做到吐字清楚,用词朴实、准确,语法规范、精炼,同时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3)尊重性:尊重是确保沟通顺利进行的首要原则。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护士切不可伤害患者的尊严,更不能侮辱患者的人格。

(4)治疗性: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应慎重选择语言,避免使用任何刺激性语言伤害患者。

(5)情感性:在语言沟通过程中,护士应以真心诚意的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情感交流,态度谦和、语言文雅、语音温柔,使患者感到亲切。

(6)艺术性:艺术性的语言沟通不仅可以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和家属的距离,还可以化解医患、护患之间的矛盾,如儿科护理中多采用夸奖鼓励的语言,而少用责骂言语。因此,护士应注重语言沟通的艺术性。

八、护患沟通技巧论文范文

1.让病人主动表达

  在整个会谈中,护理人员应尽量鼓励病人自行选择话题来谈,倾听且引导病人诉说,切勿打断。借此提升病人的自尊,增强其自我价值感。

  2.少用说理的方式

  在整个交谈中,护理人员最容易出的偏差是试图用说理来说服病人,或想就此纠正他的想法,反而阻碍了病人的吐露。应尽量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法,护理人员可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料。

  3.采用开放式的交流

  护理人员在询问病人时,少用封闭式问句,如:“是”或“不是”的问法,而应使用开放式问句,如:“你认为呢?”以收集更详实、广泛的资料。互动中,给予立即反馈,以鼓励病人更多的表白。

  4.把握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的构成,一是主观因素,它包括使用语言者的身份、思想、职业修养、性格、心情、处境;二是受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掌握这些主、客观因素,是成功沟通的基本要素。

  5.了解沟通对象

  护患沟通效果受病人身份、文化、职业、思想、性格、心情、处境等因素的影响。护士应根据病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病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

  6.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充分说明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和作用。应以高雅脱俗的言谈、诚挚温馨的笑容、亲切谦逊的态度、庄重稳健的举止并举,构成护理语言、非语言交流系统。

  7.信任和尊重病人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病人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更是护患沟通的前提。充实的专业知识是获得信任的关键。尊重病人和家属的人格,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护士守时、说话通情达理、随叫随到,认真负责等给病人以一贯的感觉,加深其对护士的信任印象。

  由于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地区风俗、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角色行为,护士与他们沟通时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