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有
医患沟通制度
一、沟通原则医患沟通应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使用规范的文明服务用语。
二、医患沟通时间
(一)院前沟通,(二)入院时沟通,(三)入院3天内沟通,(四)住院期间沟通,(五)出院时沟通,(六)出院后跟踪沟通。
三、医患沟通内容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药费、健康指导等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医务人员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性的告知,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医患沟通方式
通过各种告知文书、同意书及与患者或家属的谈话实现。对于普通疾病患者,由经管医生在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等详细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对于疑难、危重患者,由患者所在的医疗小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责任护士)直接与家属进行正式沟通。对带有共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由科室或病区护士长及相关医生、护士一起召开患者、家属会议,集中进行沟通。
五、医患沟通记录
每次沟通都应在病历中有记录或由患方签署相应的告知文书、同意书。沟通记录在查房记录或病程记录后。记录的内容有沟通的时间、地点,参加的医护人员及患者或家属姓名,以及沟通的实际内容、沟通结果。
六、医患沟通评价
(一) 医患沟通作为病程记录中常规项目,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并独立做为质控点。
(二) 因没有按要求进行医患沟通,或医患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从重处罚。
二、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不包括
七个原则分别是:
1 平等和尊重的原则
医务人员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决不能摆出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的架子。所谓平等,一是医患双方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二是平等对待所有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眼中应只有病人,而不能以地位取人,以财富取人,以像貌取人,有亲有疏
2 真诚和换位的原则
真诚是医患沟通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真诚使人在沟通时有明确的可知性和预见性,而不真诚或欺骗,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3 依法和守德的原则
医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恪守医疗道德。
4 适度和距离的原则
体态语言是沟通交流的一种形式,运用体态语言要适度,要符合场合,切忌感情冲动,动作夸张。
5 克制和沉默的原则
医务人员的态度和举止,在患者眼里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如患者可能会把医务人员的笑脸理解成友好或病情好转的信息,可能会因医务人员眉头紧皱联想到自己病情是否恶化。
6 留有余地
和区分对象的原则医务人员在涉及患者病情时,讲话一定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特别对疑难病危重病者更要注意。
三、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沟通态度倾听艺术
医患沟通”的主体:
(一)对普通疾病患者,由主管医生在床旁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详细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
(二)对疑难、危重病人,由病人的主管医生、主治医师(包括科主任)和责任护士(包括护士长)直接与患者和约见家属进行正式沟通。
(三)对带有共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病人,由护士长及相关医生、护士一起召集病人或家属开会,集中进行沟通。
(四)对患者群体,部门、科室可适时通过电话、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或组织人员深入病房、病室、诊疗场所、社区、家庭,进行访视、问卷调查,主动了解情况,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测评患者满意度。
(五)对投诉或“纠纷”患者及家属,由当事人、当事科室及和相关部门按先后分别受理,耐心倾听、沟通交流,在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按医院现行相关规定程序积极化解了结。
四、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有哪些及内容
一、协商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1、充分考虑不利后果,找出不足,逐一做好应对准备。
2、注意收集保管各种证据。
3、尽到一定告知义务,如病历及实物的封存、尸检权的告知等。
4、说明诉讼相关费用,请患方做出理智选择。
二、协商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平
稳情绪。
2、慎重选择参加协商人员,避开当事科室,以3人为宜。
3、注意协商礼仪。
4、注意语言,不必伶牙利齿、妙语连珠,但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清晰明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做到克己敬人。语言深度要适合对方认知水平,尤其是对专业问题的解释要力求让对方充分理解。
三、分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初始阶段,倾听对方叙述和发泄。做好记录,关键部分适时追问强调,以显示重视态度。适当表示同情,有利化解激奋情绪。对不能认同的地方暂不作辩解,始终如一保持不卑不亢、平和真诚的姿态,不可过早亮明态度,激化矛盾。要给对方足够时间接受现实,稳定情绪。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消磨对方过激情绪,防止暴力及其他意外发生。要特别警惕对方人员中的老人及孕妇因情绪激动而发生意外,必要时可安排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给予医疗性保护。
第二阶段,解释说明。此时往往会遭到对方的种种质问,要在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谨慎回答。可利用倒水、记录、核实、汇报等间隙周密组织语言,力求完善并留有余地,无法当场作出答复者不可勉强。
第三阶段,分配责任。对己方责任不能无限制的回避;对患方责任也要一针见血的指出。在协商难以推进时,可分别请出对方成员单独沟通,摸清底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四、争辩要讲究艺术性:
1、协商解决以和为贵。为达和解
目的,有时需做一些让步,但不能无原则一味迁就,所以争辩
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院方应先礼让三分,克制争辩的欲望和情绪;争辩时要尊重对方,不贬低对方人格,以平和态度对待其过激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要时向其讲明制约患方的法律法规,导之以矩。
2、争辩时语气要自然果断,发言快慢相间,舒缓有致,自会不怒而威。偶有语误也不必当即纠正,自乱阵脚,过一会再重提该话题以作自然更正。语言组织简单明了,不可东拉西扯,高谈阔论。言多必有失,不可被对方抓住语言漏洞。
3、注意抓住对方错误予以反驳,以理服人。
医疗纠纷协商技巧固然重要,但在协商过程中,医院方面如果可以做到平等对待患者,不推卸责任,可以更好地完成协商的过程。在实践运用中,应以各解为目的,尽量心平气和就事论事,但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和毫无原则,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不属于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
第一、倾听这是最基本的技巧,是发展医患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步,必须尽可能地花时间、耐心、专心、关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如果离题太远,可以帮助病人回到主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描述他的一个身体症状或者是内心的痛苦,倾听要观察病人的脸部的表情、语量、语音、语速、伴随的行为动作,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询问他的一些感受。
第二、接受,要无条件地接受病人,病人样无论是怎样的人都要如实地加以接受不能拒绝厌恶嫌弃。
第三、肯定,要肯定病人的真实性,这并非是赞同偷病人的这种病态的信念或者幻觉体验,但是可以和病人表明理解他所叙述的一些感受。
第四、澄清,要弄清楚事情经过,从开始到最后整个过程的一些情感体验,或者是情绪反应,尽量不要刨根问底的问,以免患者推卸责任,最好让他把事情叙述完整,了解在整个阶段的一些感受。
第五、善于提问,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个提问交流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结合的方式。
六、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有哪些
1、安全第一。
2、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
3、在安静的地方进行交流。
4、尽量给患者提供座位。
5、让患者尽可能地发泄怒气
6、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调、语速和音量来平复患者的情绪。
7、对患者的痛苦情绪作出回应。
8、表达歉意。
9、使用共情。
10、切合实际地说明发生的情况以及你将会努力去解决问题。
11、不要采取防守姿态或使用尖刻的话语。
12、不要受对方语调、语速或肢体语言的影响。
13、告诉一个情绪激动或生气的人“镇静下来”,而不是“不要担心”,后者往往会适得其反。
14、要与患者或家属勾结串通,不要为难你的同事。
15、不要因受患者恼怒情绪的影响而同样生气或恼怒。
16、当患者或家属很生气时,他们常威胁说要进行投诉。发生这种情况时,不要产生戒备心理,也不应结束谈话,而是应当尽量敞开心扉,真诚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谈。
七、医患沟通的基本技巧包括
常见的医患沟通的技巧:
1:望,闻,问,切。即中医师常用诊疗及和患者沟通技巧。
首先,望,就是先观察患者情况,掌握患者的神情状态,意识形态,等等。
其次,闻,就是了解患者患病的基本情况,以及病情发展变化等信息。
再次,问,就是询问病人的一些情况,比如为什么生病,从什么时候发病,接触过什么不利的情况。
最后,切,属于诊疗的最后一步,尤为重要,切脉,尤其需要患者的配合和理解,耐心细致地沟通尤为重要。
以上,属于中医和患者常见沟通技巧。
八、医患沟通的常用技巧
1、处理好医患关系是顺利开展各项诊疗护理工作的前提,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首要条件,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与患者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及效果,提倡人性化服务,让患者在医疗护理服务中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爱之心。
2、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患者的信息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畅通沟通渠道,注重沟通效果,促使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诚信合作,共同战胜疾病。
3、亲切细致是医患沟通的首要条件:从患者入院开始,护士应耐心、全面、详细地介绍住院有关情况,要以亲切、自然和蔼的预期,让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消除他们对医院环境的陌生而造成的恐惧和不适应,让他们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