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年级激素调节的知识点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
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 。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性腺:睾丸(男性):分泌雄性激素 。
卵巢(女性):分泌雌性激素 。
2.激素:由销备手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可以由导管排出体外或储存在外分泌腺以外的某个结构中,如汗腺分泌汗液,乳腺分泌乳汁,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等亏嫌。注意: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
3.生长滚悉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分泌异常时症状:
初一生物知识点:激素调节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二、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
、促胰液素是人伍誉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②肝糖元的分解
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
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
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州樱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寒冷、过度紧张等
刺 激
( 促进 ) (促进)
(抑制) (抑制)
反馈调节 (浓度高时)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册橘丛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 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三、[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5大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用图3-8图示了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和主要作用笑汪,并提出“植物在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但教材只举了一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下面就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再作进一步简述以供教学中参考。
植物体内各种植物激素之间可相互促进增效,也可相互拮抗抵消,或诱导或进行反馈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进程中作用的结果。表1是植物激素在体内的生理效应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
(1)增效作用:一种激素可加强另一种激素的效应,此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增效作用。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于细胞分裂、生长、维管束分化等的影响;生长素和赤霉素对于促进植物节间的伸长生长共同起促进作用;生长素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共同作用,从而完成细胞核与质的分裂。脱落酸促进脱落的效果可因乙烯而得到增强。
(2)拮抗作用:指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另一种物质所阻抑的现象。激素间存在拮抗作用,如在植物的生长、休眠生理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表现的拮抗作用都来自甲瓦龙酸,且通过同样的代谢途径形成法呢基焦磷酸,在光敏色素作用下,长日照条件形成赤霉素,短日照条件形成脱落酸。因此,夏季日照长,产生赤霉素使植株继续生长;而冬季来临前日照短,则产生脱落酸而使芽进入休眠。
(3)诱导作用:在使用一种PGR或某种内源激素增加时,对植物体内元激素的代谢起一种诱导作用,当除去这一调节时,内源激素的反应仍可进行。例如:果实催熟使用的外源乙烯能诱导果实产生乙烯,此时,就是去除外源乙烯,果实细胞仍可继续产生乙烯。
(4)反馈作用:一种物质的存在对产生这一物质的过程有调节作用,当这一物质增多时,产生过程加强,则称为正反馈;反之则为负反馈。植物体内源激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调节关系。例如,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多与蛋白质、糖苷、糖酯结合无活性,只有处于游离状态时才有活性,并且,其结合态和游离态之间通过反馈调节存在动态平衡。当外源激素增加,内源激素就会向结合态转化,反之,当外源激素减少,内源激素就会向游离态转化(图1)。由于每种器官都存在着数种激素,因而,决定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量,而是各激素间的相对含量。
在组织培养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不同的比值会影响根芽的分化。烟草茎髓部愈伤组织的培养实验证明,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高时,愈伤组织就分化出芽;比例低时,有利于分化出根;当二者比例处于中间水平,愈伤组织只生长而不分化,这种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培养中。
赤霉素与生长素的比例控制形成层的分化,当赤霉素/牛长素比值高时,有利于韧皮部分化,反之则有利于木质部分化伏升颤。
在自然情况下,植物根部与叶片中形成的激素间是保持缺败平衡的,因此雌性植株与雄性植株出现的比例基本相同。由于根中主要合成细胞分裂素,叶片主要合成赤霉素,用雌雄异株的菠菜或**进行试验时发现,当去掉根系,叶片中合成的赤霉素直接运至顶芽并促其分化为雄花;当去掉叶片时,则根内合成细胞分裂素直接运至顶芽并促其分化雌花。可见,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间的比值可影响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