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儿童语言调查报告怎么写???

215 2023-11-16 19:51 admin   手机版

一、儿童语言调查报告怎么写???

内容摘要:

一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常常不善于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说出的话语无伦次,不着边际或不合情理,存在重复、间歇、脱节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我通过对学生和家长访谈,问卷调查,发现一年级学生口语交际常缺少中心,用词不当,存在重复、间歇、脱节等现象是与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和就读幼儿园的语言训练有关系。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充分的说话机会 。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运用口语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快节奏的生活,高效率的工作、学习,需要人们思维敏捷,需要尽快地交换信息,交流思想,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就更显重要,说话的要求也必然随之提高,如说话要规范、简洁、清晰、准确、感人。但纵观一年级学生的课堂表现: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容易激发,学习积极性较高,老师一提问把小手举得高高,但一站起来总是不善于清楚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说出的话语无伦次,不着边际或不合情理,常缺少中心,用词不当,存在重复、间歇、脱节等现象。还有少数学生往往不愿意发言,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在被动点名后,往往也是显得局促不安,表意不明,更不要说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口头交际能力的训练了。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就会逐步削弱、萎缩,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充分地体现了。因此,加强学生口头交际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年级学生稚气未脱,童言无忌,怎么想就怎么说。这个时期是对他们进行口头交际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为了具体了解一年级新生口头交际情况,便于下阶段开展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对策做准备,我们就对一年级新生的口语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

1 、调查内容

( 1 )学生调查内容

自我介绍 : “我叫 ,今年 岁,家里有 (哪些人),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 2 )学生家长调查内容(见家庭情况调查表)

2 、调查方法 :

( 1 )随机抽取一年级 4个班级中的 120 名学生以及这些学生的家长。

( 2 )采取访谈法、问卷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调查结果如下表:

注:1 、 A 、 B 、 C 分别为口语表达能力一、二、三级水平。

2 、“高”表示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大专以上学历,“中”表示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专及高中学历。

3 、“低”表示父母双方均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家长文化程度 家长培养意识 就读幼儿园

高 中 低 有 有时有 无 规范的 一般的 未读

A 20 7 12 1 9 10 1 14 7 0

B 51 5 12 34 12 36 3 31 20 0

C 49 5 20 24 10 19 20 22 17 10

合计 120 17 44 59 31 65 24 67 43 10

你就随便写一点就行啦

这个问题嘛 你问的有点问题 应该是 学前儿童的语言调查报告。。。。

二、乡村生活口语交际作文400字

口语交际,就是指我们上课的交流方式,交流过程中必须用文明用语,尊敬对方。

这几学期,老师一直在培养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上课都是让我们自己发言,老师尽量少说话。我们也在努力去做。前几星期,我们上了一堂公开课,其他老师在后排听课。讲的是《将相和》这一课。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一名同学回答的不完整,这时候,想补充的同学就会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觉得xxx回答的不完整,我来给他补充一下。”补充完毕后,前一个同学就会站起来对他说:“谢谢你的补充。”我认为这样做非常好,用文明的语言来提出他人的不足,既补充了他人,又增强了自己的记忆,锻炼了语言能力,还不伤害同学之间的友谊。如果我们都去这么做,一定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让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同学爱上学习!

希望同学们都用口语交际的方式来上课!

三、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二)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四、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五、让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的同时语言得以发展

在相互渗透的各科领域中学。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开学初发现班级的幼儿在语言方面较为不足,表现在:同伴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不完整等。而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做的就是首先让孩子想说,只有有了说的欲望,孩子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语言也就在这种自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