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19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向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首要特点――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使用过程中使这种工具更趋于完美呢?我想,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必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所谓“口语交际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口语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交际心理和行为模式。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要靠口语交际能力作载体。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平常所说的口语交际能力大致包括良好的语言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和为人处世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求培养初步的能力和习惯,但是,这些能力和习惯同
样要通过由浅入深地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利用口语交际课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交际习惯 “口语交际”就是苏教版教材贯穿整个小学生能力培养的主线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主题单元的练习中都设置了一个“口语交际”题,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案例《自我介绍》]i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的小男孩是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情况的。
生:小男孩身体站得很直,还做动作呢!
生:他两眼望着大家,嘴巴张大,在大声说话呢!
师:对,瞧他说话多大方啊!他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情况,一定说得很清楚,让大家能听明白。那么同学们又是怎样听小男孩作介绍的呢?
生:同学们都望着小男孩,坐得端端正正的。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张小丽。
师:要把谁叫张小丽说清楚,该怎么说?
生:我叫张小丽。
师:很好!你今年几岁了?
生:我今年8岁了。
师:请你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我叫张小丽,我今年8岁了。
师:丙句话都是讲“我”,后一个“我”可以省去。请再说一说。 生:我叫张小丽,今年8岁了。
师:你的名字是谁给起的?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
生:我叫陈早才,名字是爷爷给我起的。他是想让我早点成才,为国家做几件大事。
小学生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的。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下面”说成“底下”,“地上”说成“地下”等;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口语表达。这个教学片段突出重视孩子良好的交际习惯的培养,如:1、听和说的习惯培养――教师能在儿童口语交际过程中适时给予评价点拔,巧妙地渗透规范要求,引导学生快速组合自己的语言,并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大家都能听明白,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说话,即仔细听别人的发言。2、传情达意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情况时,要求学生要像小男孩一样大胆,并通过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到敢想敢说,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说好一句话到说好几句连贯的话,逐步丰富自我介绍的内容。3、言谈举止习惯的培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明白与人交际态度要大方,举止要得体。
二、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依托课堂教学,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表面上看,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习惯的主阵地,但实际上,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孤立进行的,更不能一蹴而就,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可以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一条极为有效的训练途径。而这恰恰却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
[案例]
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形容为“傲对碧空”的?(组织学生展开小范围内的讨论)
生: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长龙,备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生:还有我国的故宫,明朝就建成,它气势磅礴,精妙绝伦。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呢!
生:悉尼歌剧院构思奇妙,造型奇特,气势非凡,傲对碧空。 师:这几个同学说得怎么样?(要求对他们的言谈举止作出评价) 这个教学片段不但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化词语理解的过程,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交际情境的过程。教师通过第一个问题的提问,轻而易举地就把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自觉地对头脑中的知识进行筛选、加工,最终表现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与老师、同学进行对话。更值得提倡的是,这位老师在学生评说、总结时,不但引导他们评对方的评议说得是否恰当
口语交际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创设一定的交际语境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该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进行。因此,要给孩子所交际的内容创设一定的环境,然后让他们能入情入境,这样,他们才有了一种“交际”的愿望。作为低年级的语境创设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活泼、有吸引力,同时尽量避免一节课中更换不同的语境,也要尽量避免创设环境而不用。
二、“听”与“说”的统一
与以往传统的“说话”课不同,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不光重视孩子的说,同时也注意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做到听说统一,即:在孩子说的同时,也让孩子认真倾听,听懂别人说话的内容,还能对别说所说内容进行进行提问、评价等,真正体现“交流”
三、贴近生活的话题、灵活的组织形式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一定要注意选择孩子适合的话题、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话题,这样所有的孩子都能有话可说。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这样便于孩子接受。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一、用活教材,多加预设,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虽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编排图文并茂,自成一体,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因地制宜,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因为口语交际的灵魂就在于交际时的生成性、不确定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人,学生有智力的差异,有性格的差异,有品行的差异,有语言水平的差异等,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相信差异就是资源。
三、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口语训练的教育性,要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自觉地追求高雅的谈吐修养。
四、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兴趣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
五、还要利用好教师的示范作用
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起到导航的作用,通过亲自示范或身体力行参与学生的互动中,使口语交际课更加有序,更加生机勃勃。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定要看对人作对事说对话 说话要含蓄 要多发现别人的好从而 多夸奖他人 记住别人的好 宽容别人的不对 以礼相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