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口语交际?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有哪些解决办法?
大纲和课程标准表述的变化:
1992年《教学大纲》:小学阶段听话、说话的要求是:听别人讲话要专心,能理解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养成边听边想和先想后说的习惯。听话、说话要注意文明礼貌。
2000年《修订大纲》: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001年《课程标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口语交际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是没有地位的。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应试教育,基本不考口语交际;二是认为口语交际不用教学,自然就会,入学前已经解决了;三是误认为口语交际教学会培养能说会道、油嘴滑舌的人;四是不可视,难于把握。
以往在这方面的教学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完全不重视→教材有一点这方面的内容,实际教学抹去了→作一些文明礼貌用语的练习→表情达意。
我们认为,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知识、思维、性格、人文关怀、组织才干等方面,是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反映。口语交际涉及的诸方面问题,首先是尊重人、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问题,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密切注意。口语交际能力核心在“交际”,脱离“交际”的谈话充其量是一种自我表达。
口语交际能力是伴随语文学习全过程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或其他任何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学习方法的交流和探讨。一个人在生活中运用最多的能力就是口语交际能力,它比阅读和写作能力更为重要,因为它最有可能表现出一个人的言语水平。放在语文课程的整体来考虑,也可以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如何与别人进行交流。因此,“口语交际”是渗透在所有的语文活动中的;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单一的课型来操作是片面的,试图通过专项训练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不能满足真正的能力发展。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分的,这也体现出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说-写结合、听-说结合、阅读-讨论结合等等。
遇到的问题:学生常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对口语交际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中有着极大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回答时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一部分同学胆小内向,对口语交际缺乏自信,不敢参与交流互动。
解决办法:对交际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对交际能力弱的学生要细心呵护她们的信心,哪怕只是取得了点滴的进步和成绩,也应予以充分肯定。
颜永平是如何看待好口才的标准的?
一、口才的概念 口才,简单来讲,就是说话的才能。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知识学问、智商与情商、言语能力和风度气质在某个范畴、某种程度上的综合体现。我们认为,说话能力是有初级和高级之分的。初级的说话能力是天生的,只要是没有生理疾患的人,都可以开口说话;高级的说话能力不仅要会说话,还要说好话。高级的说话能力实际上是包括表达、聆听和应变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和作文、演算等等一样,是后天习得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口才。所以,有人将口才更加明确地进定义为: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表达主体运用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艺术和技巧。 二、好口才的标准 我们在前面讲过,口语交际的路线应该是一个“圆环”,人们的语言信息在这一“圆环”中传递,人们也在这一“圆环”中实现交流和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发出信息与回应信息同样重要。如果大家都是“你弹你的调,我唱我的腔”,那么口语交际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为了实现口语交际的顺畅进行,我们必须要做到善表达,会聆听,能判断,善应对,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本书中所要谈及的“好口才”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种说的能力。我国有句古话,叫作“一言知其贤愚”。好口才是一个人的思想、智慧、知识、见识、性格、气质等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个人个性魅力的集中展现。 三、好口才的内涵 口语交际的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国著名的口才学、交际学专家、武汉大学李元授教授,根据口才的特点,把好口才的内涵比作一座“金字塔”:宽大厚实的塔底是知识积累,它包括知识储备、文化底蕴、思想理念、道德情操、人格修养、智能结构和心理素质等;塔身是思维和记忆能力,它包括思辨和联想能力、想象和观察能力等;塔顶则是口语的表达能力和技巧。在这“金字塔”的三个层次中,知识积累、思维和记忆能力都属于内在素质修养,这些都必须借助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而口语表达能力和口才技巧的提高,就必须从知识积累、思维能力、素质修养等方面着手。只要这三个方面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好口才就一定指日可待。 颜永平谈口才的标准 要明确好口才的内涵,我们就必须从口才与口语交际的关系谈起。在前面我们多次强调口才与口语交际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在这里我们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说口语交际是信息在人们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一次“旅程”,旅程的目的地是实现心灵的呼应与沟通,那么口才就是这些信息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越精良,这一“旅程”就会越顺畅、越快捷,就会满目叠翠流金,一路风光无限;反之,这一“旅程”就会变得艰难乏味,甚至中途“抛锚”,无法继续进行。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上是颜永平2008年元旦在全国第十九届演讲与口才特训营北大班的讲课提纲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