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鼓舞、召唤、指导.在体育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应该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小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
2 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新课标指出,要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我们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打破以往每节课都是教师先“教”而后“练”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他们去感受、体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3 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眼神就可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和维持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而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我尤为推崇大拇指赞扬法和击掌鼓励法.面部表情表达着教师的情感和意图,小学生最会跟眼色行事,教师只有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才会给学生一种自然、明朗的感觉,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愉快的心情,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4 要建立一种合理、公平、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朝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我认为有时为了呵护童心.建立自信,降低标准,冲破限制有何不可?同时还可把同学与同学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评价水平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态度.新的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表者从今天开始,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构建一个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小学体育情感态度目标可以怎么写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是文化课上的三维目标
体育课上我也不太清楚 一般是: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一般是这三个
要在体育课上体现三维目标
我找了一些资料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在体育课中落实三维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为“过程与方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认识和发展。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的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有各自的内涵和特性,它们又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其中,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体育与健康课程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这样一个三维体系目标,其中课程目标被分解为五个领域目标,每个水平级别,都定义了该水平在五个领域的水平目标,每个水平级别的五个领域都有各自的领域水平目标。领悟了这样一个三维体系目标,也就明确了教学思路,教学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与教法的运用也就会更加合理。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握所教学生学龄段的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根据目标体系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地区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来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目标统领内容。学生在课中能认真学习教学内容,也就能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就是要学生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即掌握经历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经历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来精心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还要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生成,并能及时调整教学并加以引导。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注重激励学生自信、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
三、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认识和发展。其中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总之,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锻炼身体,保卫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