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国交往的诗句
1、《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 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
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
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4、《摸鱼儿·雁丘词》
金代: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5、《上邪》 汉代: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上天啊,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二、两国交往的词语有哪些
在情侣极度热恋的情况下使用。爱情可以冲昏头脑,男欢女爱,感情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忘乎所以,愿意为对方奉献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这种情侣状态可以用亲密无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三、两国交往的词语怎么说
唇齿相依的意思是: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读音:[ chún chǐ xiāng yī ]
一、唇拼音: chún
释义: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二、齿拼音: chǐ
释义:
1.牙。
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儿。梳~儿。篦子缺了几个~儿。
3.带齿儿的:~轮。
4.并列;引为同类:~列。不~于人类。
5.年龄:序~。~德俱尊。
6.说到;提起:~及。不足~数(shǔ)。
三、相拼音: xiāng 、 xiàng
释义:
[ xiāng ]
1.互相:~像。~识。~距太远。不~上下。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瞒。好言~劝。
3.姓。
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亲。~中。
[ xiàng ]
1.相貌;外貌:长~。聪明~。可怜~。狼狈~。
2.物体的外观:月~。金~。
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坐有坐~。
4.相位。
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
6.相态。
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马。
8.姓。
9.辅助:吉人天~。
10.宰相:丞~。
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
四、依拼音:yī
释义:
1.依靠:唇齿相~。
2.依从;答应:你只要答应一个条件,我就~你。
3.介词。按照:~次前进。
四、两国交好的成语
渑池相会不是成语,词语渑池之会出自《史记》的事件。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8年、赵惠文王20年)。又称“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五、两国关系友好的成语
和睦相处 、一衣带水、 以德为邻、邻里和睦、友好互往、管鲍之交、讲信修睦、
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出 处《左传·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例 句:我们要和邻居~。
一衣带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出 处《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例 句:香港这个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
以德为邻:比喻要加强修养,讲求道德出 处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造句:我们大家要以德为邻,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邻里和睦【lín lǐ hé mù 】比喻彼此和好地相处。造句:社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大家邻里和睦
友好互往:形容相互之间各平相处。造句:各个国家间应该要友好互助,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六、形容两国之间关系
形容两国“结盟”的成语有:歃血为盟、攻守同盟、鸡黍深盟、车笠之盟、指水盟松
1、歃血为盟 shà xuè wéi méng ,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 泛指发誓订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2、攻守同盟gōng shǒu tóng méng,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出自】:清·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3、鸡黍深盟jī shǔ shēn méng,黍:黄米;鸡黍:指待客的饭菜;深盟:深厚的交往。形容朋友之间友谊深厚。
【出自】: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因此乞天恩先到泉台上,才留的这鸡黍深盟与那后人讲。”
4、车笠之盟chē lì zhī méng,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出自】: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丁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七、形容两国交好的古语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世界上最长的文言文的翻译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过了一会儿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和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侯,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稍微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
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
八、形容两国关系的词语
接吻是世界上唯一一件让人情不自禁闭上眼睛的事情,感觉整个世界在接吻的那一刻都停止了,只剩下两个人的呼吸声,用尽所有的语言都形容不出的美好和幸福的感觉
吻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有情人之间的热烈的亲吻,有父母对孩子爱惜的吻,有朋友之间表示友好、尊敬的吻,就连两国首脑见面时,也常常拥抱亲吻表示敬意。亲吻不一定是接吻,也不一定是情侣之间才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