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贵州大学英语系知名校友有史健和龙永图等。
高原社创始人史健1944年秋,考入贵州大学外语系。在此期间,曾在贵阳图云关红十字会任押运员。1946年1月,因被学校列入黑名单而离校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3月,经南京回到滁县。不久,在怀远中学任外语教师。1947年初,重返贵州大学复学。在校期间,受到革命思想影响,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参与和领导了外语系风潮学生运动。1947年5月,为声援上海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的游行示威,抗议敌保安队在贵阳街头无理殴打贵大学生朱登鼎,他挺身而出,发出反迫害的呼声,串联各系、各院,组织并带领600余同学,高举抗暴游行大旗,直抵国民党贵州省政府,向省长杨森递交请愿书,迫使杨森接受严惩凶手和赔偿损失的要求。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他发起成立高原文艺社,编印《高原文艺导报》,报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辉煌战果及国民党行将崩溃之势,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吸引力。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1973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1978年到1980年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担任外交官,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任职。他是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也是中国人寿股份和阿里巴巴的独立非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