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老译制片虽然是外国影片,但没有观赏困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2-06-11 10:39   点击:284  编辑:凌文   手机版

谢邀。题主一说我便想起某部《钢铁侠》的普通话配音版,开头那段强行中配rap听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我也是看了那电影才知道译制片要翻译歌词,不知是哪位大师的馊主意。

除了这种瞎译,中文配音还给人“不是这个人说的话”的感觉。声音也是表演创作的一部分,如果配音者未能精准领悟角色的情绪,用模式化、标签化的手段来演绎,难免离题万丈。

这个问题可不好解决。现在很多观众听不懂外语,也乐意看带中文字幕的原声片,译制片的观众群体越来越小了。市场不够大,自然吸引不到人才。更多优秀的配音演员,都去给国产剧配音了。

说来好笑,国内的演员拍纯国产剧,竟然还要请人来配音。如果是成本问题(明星档期贵)也罢了,但某些大演员的原声是真的不能听,光靠一张脸吃粉丝经济的蛋糕。

回到正题。现在翻译界普遍不用“翻译腔”,新的译制片也难得听到一句“噢,我的上帝,我向圣母玛利亚发誓”之类的台词。总的来说,现在的配音更符合日常说话习惯,算是个进步。

但对于听了几十年翻译腔的老观众来说,可能反而会不习惯了。事实上,翻译腔夸张的表现方式,在那个年代是最符合大众审美的。

综上,感觉对话莫名其妙有两个原因:译制片行业很难吸引到人才;翻译腔的没落。

那是老一辈译制工作者的艺术性创作。是充分消化国外电影文化后形成的艺术创作。比如有童自荣、乔臻这些配音艺术家。现代的译制片再也没有经典作品可供欣赏,改革开放后,一切向钱看,没有人在乎培养译制人才。

如何评价电影《邻里美好的一天》?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

《邻里美好的一天》是由玛丽埃尔.海勒执导,于2019年11月22日在北美上映。

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美国主持人罗杰斯与记者汤姆朱诺的友情故事。

但该片并不是一部关于罗杰斯先生的人物传记片,而是半虚构的剧情片,讲述的是罗杰斯先生影响一代人的方式,无论他们是孩子还是成年人。

电影在中美两地的评分有一定差距,不难理解这是情怀成分,毕竟对我们来说,弗雷德.罗杰斯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邻居”是一个当你感到担心、害怕、不安孤、独时,会照顾你,给予你理解和安全的存在。

所以,为什么不是家人?而是邻居?难道家人会更加贴心?

然而,这位罗杰斯先生说了:比起血脉维系的家人,邻里之间就意味着毫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社区。形形色色的什么人都会有。会有隔壁老王,也会有你们的好邻居蜘蛛侠,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也会有矛盾,当然更可以其乐融融。而这位罗杰斯先生的目标,就是做一个无时无刻给你安全感的邻居。

所以有句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

这部电影给了你邻居很好的诠释。

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豆瓣儿评8.2。

《邻里美好的一天》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Rogers先生的故事。 本文略有剧透,但本片真的是那种无论知道情节与否看起来都没关系的电影,所以可以放心读。

1998年,Esquire记者Lloyd Vogel被指派去采访儿童节目主持人、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Fred Rogers,也就是美国人人都知道的Rogers先生。

当时的Lloyd刚刚有了儿子,而和他关系非常糟糕的父亲则在试图回到他的生活中。 Lloyd在采访Rogers先生的前几天,在妹妹的婚礼上和父亲一言不合打了一架,当他带着一脸的伤站到Rogers先生面前后,两人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身份变得不再固定。 Lloyd被要求写的,本来只是一篇400字的小品,但在和Rogers先生的接触后,他改变了主意。 他不相信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好的Rogers先生真的就这么好,这一定是他扮演出来的人设,作为资深调查记者的Lloyd被激发出了对Rogers先生极大的兴趣。 Lloyd开始翻看Rogers先生的电视节目,各种采访录像,试图寻找他表演的痕迹。

本片故事大体上都有真实痕迹可寻。 1998年,Esquire记者Tom Junod被指派去采访Rogers先生。 当时Tom Junod正经历职业生涯低谷,因为在自己文章中毫无缘由地刻意指出Kevin Spacey性向,在业界获得了非常糟糕的名声。(不可以随便把人推出柜子哦) Rogers先生团队在一开始也因此不太愿意接受他的采访,但之后,和本片故事差不多,Tom Junod对Rogers先生进行了非常深度的采访,写出了一篇大热的10000字封面故事,并且和Rogers先生成为了好朋友。

Rogers先生在美国几乎是圣人一样的存在,他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童年回忆,永远代表着生活中最积极最正面的一部分。 他是无人不知的明星,是人们仰望的权威人物,同时又平易近人,极富耐心。此外,他也勇于在一系列社会问题上走在前面,比如60年代就启用黑人演员,并且以和黑人演员共用浴盆洗脚来表达自己对种族歧视的态度。 片中有两段情节被戏剧化后加入。 一段是地铁里孩子们的歌声,一段则是在餐厅里1分钟的静默。

1997年Rogers先生拿到了艾美奖终身成就奖,上台领奖时号召大家静默10秒,想一想生活中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人。 本片中,Rogers先生和Lloyd在餐厅吃饭时,整个餐厅伴随着他们俩静默了1分钟。静默结束后,Lloyd流下了眼泪,而在现实里,艾美奖颁奖现场原本还在开玩笑的明星们,不少也流下了眼泪。 这就是Rogers先生的力量,他不需要多说什么,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就是那么不动声色地让人去感受,去感动,去理解,去和解。

他觉得天下所有的人都充满了心机,于是报社这次安排他去上门采访罗杰斯先生,让大家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绝对善良的。

最后,他发现妈妈的教育其实是不对的。 ''这个人原来这么善良,跟汤姆·汉克斯一样'' 迈克尔·杰克逊生前也曾遭到无数非议和误解。死后才被挖掘出他天使般的性格。 愿大家善待好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