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搜狗百科】诫勉谈话是对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组织和纪律监察部门对干部谈话规诫、监督管理,并组织跟踪考核。诫勉谈话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诫勉谈话要严格要求,指出其存在问题,分清是非责任,督促整改,帮助其汲取教训,防微杜渐,使谈话对象少犯或不犯错误。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不难明白,“诫勉谈话”的适用对象不是企业员工,也不是一般群众。如果企业管理中需要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进行类似于“诫勉谈话”的程序,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操作。至于公司管理是称之为“诫勉谈话”,还是其它称谓,这是企业管理制定者根据自身企业文化来确定。
如何操作,可以参照一下几点:
1)首先完善公司规章制度,最好是制定完善的诸如《员工奖惩条例》类的管理文件,员工违反公司什么方面的制度,得到什么形式的奖励或惩罚。惩罚的级别,一般包括谈话、通报(包括罚款)、留厂查看、辞退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文化需求,制定更为详细的等级和条款。 2)收集证据,准备和某员工进行谈话前,人力资源部门务必通过该员工主管领导、同事,以及业务交叉部门的领导、同事,去深入了解该员工违反公司制度的事情是否属实。注意保留谈话录音、谈话记录,如果谈话部门或人员能提供照片、视频、违规记录等更好。人力资源部门将调查收集的证据进行整理,罗列出谈话大纲。谈话大纲包括:违反什么规定、应该接受什么惩罚、公司意见、需要本人做什么和再次违反会受到什么惩罚。 3)和当事人进行面谈。面谈需要人事部门2人以上,最好是用工部门领导参与面谈,效果更佳。谈话过程,有条件的进行录音或录像,最起码应做谈话记录,事后双方签字确认,保留在当事人的人事档案中。 4)谈话后,人事部门应跟踪1-3个月,确认谈话效果。如果当事人没有按照谈话意见改变,人事部门就可以按照谈话约定,给予后续的惩罚。这里是“流浪的人995813253”头条号!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鼓励!点击关注,一同感悟生活,每天会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有,最后通牒。
诫勉谈话是什么意思谁说下?
诫勉谈话是对思想、工作、作风 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的 一种形式,由组织和纪律监察部门对干部 谈话规诫、监督管理,并组织跟踪考核。
诫勉谈 话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 醒、教育挽救的目的。
如何理解谈话提醒,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
首先谈话函询、提醒谈话、诫勉谈话都是四种形态里第一种形态的处置措施。
1.谈话函询实际上是线索的处置方式,也就是说,根据谈话函询的结果,还有下一步的处理。其特点是谈话函询针对反映的问题具有一般性,查清了只能给予党纪轻处分或批评教育,或者反映问题不实而予以澄清的。《工作规则》中说的谈话提醒,包含在谈话函询中。
2.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则是一种具体的处理措施,如《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对于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领导干部,有关党组织负责人应当及时对其提醒谈话;对于存在轻微违纪的领导干部,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应对其诫勉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