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事业单位转正定级由谁实施?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2-06-13 08:09   点击:145  编辑:唐艺   手机版

转正任职定级有两种,一是新录用人员试用期转正任职定级,一种是干部提拔试用期转正任职定级,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组织程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转正定级,肯定由单位人事部门负责,结合个人学历、考核情况给予相应的职级或职称待遇。比如本科学历转正,管理岗定九级职员,专技岗定初十二级。单位人事部门按照程序确定职级形成方案后报单位党组研究,通过后下文报人社部门调整工资关系。

干部提拔人员试用期转正任职定级由谁负责,具体要视干部管理权限而定。如果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干部管理权限在单位,那么和新录用人员一样均由单位人事部门负责转正的任职定级,经单位党组或党委会研究后报人社部门备案,并据此调整工资。如果是单位的副职以上领导,干部管理权限在组织部门,则由组织部门负责转正的任职定级。原则上,试用期到期后,组织部门将派出考察组到单位进行民主测评,并找相关人员谈话,根据民主测评、谈话结果并结合试用期的个人表现确定是否给予转正任职。根据过往案例,干部在提拔试用期只要个人不犯错误,做人做事不是太差,一般都能按期转正,任职时间从试用期日起开始计算。

从实际操作来看,不论是行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干部试用期转正现在基本上都是走个形式,除了极少数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很少有不能顺利转正任职定级的。

你应该指的是新录用的事业人员试用期满后的转正定级吧,这个由本单位准备审批材料,再经过当地人事部门审批即可,包括人员的岗位定级和工资定级。这个只要一年内没受到处分,都会顺利转正的,比较简单。

公务员晋升的条件是什么?

我堂哥今年54岁,一直在乡镇派出所和县公安局机关工作。现在是县交警大队长,副科级。再过6年就要退休了。估计很难升到正科级。

但我另一位堂侄子今年45岁,现在已是副处级实职。在外当兵、上军校、提干,在部队干了20年,副团职转业进了省直机关单位。先是定为副调研员,后套改为四级调研员,现在又晋升为副处实职。

两人都是公务员,一个54岁,一个才副科;一个45岁,却已经是副处长。想当初,侄子去当兵时还是听了堂哥的建议才去的。为何差别那么大?

其实,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务员晋升的基本条件:

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基本素质条件都具备。那些能提拔得快的主要是因为:

1.有平台。平台越高,位置越多,被提拔晋升的机会自然就越大。在县以下,提副科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到了地市级,提正科也不难。到省级机关,升到处级也不意外。

2.有成绩。这是提拔晋升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成绩,并不单是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最好有别人没有的成绩。比如,过去参加过脱贫攻坚工作,参加过省以上组织的重大任务,或者深入当前抗疫情一线。由于提拔晋升总是“僧多粥少”,因此只有成绩突显,才能区别于一般人,才有被组织提拔重用的“借口”。

3.有举荐。公务员提拔晋升,考察的是德、能、勤、绩、廉,看的是表现,靠的是有人举荐。没有举荐,你干得再好也不会被上面发现。因此,要特别注意与直接领导和身边同事搞好关系。

4.进入“核心”视野。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提拔晋升,主要取决于单位“核心层面”,具体来说就是一把手和党组织。只有进入单位一把手的视野,才算真正有提拔重用的可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太多机会与单位一把手接触的。这时候,就更显示出身边领导和同事的重要性,只有他们帮你说好,你才能被一把手定性为“好”。

结论:进入更高的平台,争取完成重大任务,善待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努力进入“核心”圈的视野。我是@职场探秘者,欢迎关注交流!

公务员晋升的条件很简单:一是当年的公务员考核等次为合格及以上;二是任现职满二年以上。理论上,符合这两条的,都具备晋升的资格条件。

但这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公务员要想晋升,涉及的具体因素比较多,除了上述基本条件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是否有人推荐。要想晋升,首先得有具有话语权的人对你进行推荐提名。不然的话,那么多符合条件的,怎么会考虑到你啊。

二是人事部门考察意见。有人推荐提名,进入考察范围后,会有一个人事部门考察的过程。主要是人事部门通过谈话了解,查阅有关资料,向相关部门了解等途径进行考察,看考察对象是否符合当次拟选拔岗位的各项条件,并形成意见。

三是领导研究意见。人事部门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意见建议,提交“5人小组”研究讨论,五人小组研究后形成一个当次干部调整的具体意见。

四是群众基础。五人小组形成意见后,进入民主推荐环节,在一定的干部范围之内,对拟调整的岗位人选进行民主推荐,一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如果群众投票推荐率比较低的,一般不能进行提拔任职。

五是集体研究意见。调整方案经上面各个环节确定后,提交集体研究讨论确定。如果,集体研究时,有与会人员对你的提拔提出了不同意见的话,则会暂缓提拔。

六是上级意见。本级意见经集体研究通过后,按管理权限逐级上报,由相应的各级进行考察研究确定。

七是群众意见。具有管理权限的一级研究通过后,在相应范围内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群众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有群众提出了问题的,也会暂缓提拔,对问题进行调查了解。

以上这些环节全部都顺利通过了,提拔晋升才能最终尘埃落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