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三四辩手哪个最轻松
攻辩是相对陈词的一个概念,指用来交锋的那个环节/位置;早期就是指盘问,现在一般包括质询和盘问。早年的许多国辩队伍里,辩位只分为两种:陈词手(一四辩)和攻辩手(二三辩),然后分开训练。现在的赛制变得非常复杂了,一二三四都有活干,所以训练也细分了,出现了诸如驳论手之类的新工种....
其实攻辩这个概念并不科学,比如像亚太这种赛制,很难说哪个位置是攻辩手了....
盘问是98全辩开始的,那时候就叫攻辩环节。盘问的特点是提问方不可以打断,因此盘问的优点是双方一般不会像质询那样撕逼。但是盘问这个赛制台有利于回答方了,以至于回答方鬼扯的时候,提问方根本无可奈何(因为没法打断),所以我们学校以前用攻辩赛制的时候
质询最早就是欧美政策性辩论带来的,也就是问方可以打断的交锋环节,早年在大陆是没有的,后来随着政策性辩论传入大陆。一开始的时候备受质疑,现在许多老辩手还积极反对质询,认为质询可以打断导致了辩论赛变成了撕逼吵架。
然而我觉得,质询是非常合理的赛制,由于提问方可以打断,因此回答方必须正面回应问题。虽然这让许多初学者学会了无限打断的无耻打法,但对于稍高水平的比赛而言,质询都是更有效率、更能带动讨论深入、更有意义的赛制。
后来的组织这也为了无限打断流想尽办法,最有名的莫过于CDA的5秒保护原则了。
所以总结一下:
攻辩,一般(注意这个词)是指盘问或者质询,在大陆更多是指盘问;
质询,提问方可以打断,因此一般情况下有利于提问方;
盘问,提问方不可以打断,因此一般情况下有利于回答方;
二、辩论赛三辩常说的话逆境有利于成长
1.逆境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开发人的创造力战斗力
2.逆境能够逼迫人想尽办法来改变现状,从而在不断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得以成长
三、三辩提问的犀利问题
对于魏晋玄学、魏晋清谈和魏晋风度,我曾经像您一样困惑,尤其在我读了罗宗强、马良怀、汤一介、余敦康、许抗生等学者的书之后。最终,我选择了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解。
先说魏晋玄学,国内学者对于魏晋玄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思路,一是把“玄学”哲学化,将其作为一股哲学思想来研究,如汤一介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一书中将“魏晋玄学”定义为:
魏晋玄学是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企图调和儒道,会通“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所讨论的中心为“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来讨论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表现为远离“世务”和“事物”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
二是把“玄学”历史化,试图回归到历史本身来探讨“玄学”的由来和发展,如王葆玹在《正始玄学》一书中将“魏晋玄学”定义为:
玄学是南朝官方的重要学科,并以王弼的学说为主要内容。
读到这里,我们还是不太明白玄学是怎么回事,于是,我要郑众推荐一篇拨云见雾的文章了:《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唐长孺先生要言不烦,从政治背景与思想的关系来谈玄学产生及其演变问题。
他们都是根据儒家以外的理论针对着名教加以批判、分析、辩护以至纠正。整个的问题就是像东汉所提倡的那种名教是否还有用,甚至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假使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应该怎样维持统治者的秩序?
这是玄学产生的原因。
魏晋玄学家抬出道家来有两种意义:一是重新发挥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这种政治主张实质是要削弱君权,放任世家大族享受其特权;其二是一些不得意的士人,以愤世嫉俗的心情提出自然来反抗当局提出的名教的态度。
王弼、何晏主张名教和自然统一,嵇康阮籍主张对立,郭象调和。这是玄学的演变。
再说魏晋清谈,据唐翼明《魏晋清谈》一书的定义:
所谓“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
这个定义是我比较认可的,但又不可避免地讲清谈窄化。因为“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这一点,排除了品评具体的人物时事的内容。我是赞同从清议到清谈的转化的,参看唐长孺《清谈与清议》。唐翼明将品评具体的人物时事的内容定为“清议”,其实“清议”只是当时的谈论的一种,其他种类参看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
最后说魏晋风度,宁稼雨在《魏晋风度》一书中,有一个副标题: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如果把这个副标题里的文人扩大一下,把武将等其他人士包含进来,便是我理解的魏晋风度。这里区别风度与否的标准是“文化意蕴”。凡是符合“文化意蕴”的生活行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称为魏晋风度。但这个“文化意蕴”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意识。用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的话说:
这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两点,一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不为着将来或过去而放弃现在价值的体味和创造。二则美的价值是寄于过程的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
相比之下,马良怀在《魏晋风度研究》中给魏晋风度下的定义,就显得空洞而不易把握。
最后,除了上面提到书,再补充几本:
01王 瑶:中古文学史论
02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
03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04王葆玹:玄学通论
05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
四、辩论赛三辩常说的话关于谈恋爱是喜欢还是合适
首先一般大学生在校的年龄基本上是18岁到23岁的年龄从身体上来说发育完全,从心里的成熟度来了说还不够成熟,加之大学也是求学最好时机为以后走上社会在专业学习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毕业后每个人选择不同很可作各奔东西,所以说恋爱并不是大学的必修课。
五、辩论一二三四哪个最难
辩论赛规则参考(一):
(一)开篇陈词
正方一辩发言 (2分30秒左右)
反方一辩发言 (2 分30秒左右)
(注: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 30 秒时,主持人提醒辩手,时光用完时,主持人宣布辩手终止发言。)
(二)攻辩
1 、正方二辩针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
2 、正方三辩针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
3 、反方二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
4 、反方三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
(注意:每一轮攻辩阶段为 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主持人宣布辩手终止发言,不得再提问或回答。)
(异常注意:问者只能问,答者只能答)
(三)攻辩小结: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 1 分 30 秒)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 1 分 30 秒)
(注:攻辩小结阶段,在每方用时剩余 10秒时,主持人提醒辩手,时光用完时,主持人宣布终止发言。)
(四)自由辩论
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每方限时 5 分钟,双方总计 10 分钟。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之后发言;若有间隙,累积计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光已经用完,另一方能够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下发言。自由辩论提倡进取交锋,不能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不能纠缠不放。
(五)总结陈词
反方团长总结陈词; ( 4分钟)
正方团长总结陈词。 ( 4分钟)
六、辩论赛三辩的套路问题
那得看是什么辩题了。
。假如是问问题的话通常是“请问对方辩友,假如(对方辩题)的话,那么(与他们辩题冲突的例子)该怎么解释呢?”。大概也就是一些反驳类型的语句,可以说一些例子,名人名言之类的七、辩论赛反驳金句
、你是被什么堵住了喉舌?
2、工作这么多年碰到过那么多LD,没什么虚心纳谏的,全都是虚心纳妾的。
3、没有不受重力的飞翔。
4、生活的乐趣就是尽力而为。
5、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
6、手段不够硬,身段就要软。
7、爱情是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就算你赢了,你也顶多就是一寡妇 。
8、时尚时尚最时尚,时尚得不能再时尚,时尚得比谁都更加时尚的国民大品牌美特斯邦威。
9、作为电视主持人,要有耐力和定力,更要有挨骂的思想准备和良好心态。
10、爱情,被戳穿就是骗局,没戳穿就是信仰。
11、这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
12、涉足文艺圈并不是我的初衷,更不是我的专长,我之所以神采奕奕地站在这个舞台,完全是因为妻子的关心和鼓励,是爱让一个男人不断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