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方一辩立论万能模板
按照本次华语辩论锦标赛南京地区选拔赛暨南京市辩论联赛主办方之要求,在此前我关于辩论赛理解的基础上,总结我的辩论赛判准如下,供参赛辩手参考。
一、归根结底,我的判准只有一条:我认为辩论赛应以“说服受众的程度”而非“符合某种辩论准则的程度”为最终的胜负判准。这一点至为重要。看完这一句也就够了,下面都是补充而已。坚持这一判准,也就意味着:
(1)评委是受众的一员。辩手需要根据评委的基本情况和现场受众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灵活性地开展辩论,而不能抽象套用某种单一的评判标准和辩论风格。也就是说,评判准则是“一”,但也更是“多”。
(2)当然,也不必过于担心评委的特殊喜好。至少我会尽量避免以自己的主观好恶扭曲辩手的实际表现。事实上,评委分别给出判准这一举措,本身就是为了使辩手了解评委的不同“口味”,而不是为了给辩手套上更多桎梏。辩手“上菜”的时候要清楚今天是怎样的“一桌”,避免“忌口”,但大可不必一一满足。
(3)逻辑、事实、理论、价值、文采、战略、技巧、风度……都是需要的,而且都会影响到“说服受众的程度”,但都不会“直接”作为评判胜负的标准。辩论评判,绝非各种“元素”的简单累加。举例来说,你战略单一,略输文采,技巧不多,但论述透彻,感人至深,仍然可能获胜;你准备充分,要啥有啥,但盛气凌人,观众不喜,仍然可能判负。
(4)打压对手,往往是赢得受众的一种操作方式,但“打压对手的效果”绝非评判胜负的尺度。相对于依据套路评判,我更倾向于依据效果评判;但具体说到效果,是要靠“说服受众”而非打压对手、哗众取宠来赢得效果。因此,对对方人格、思维水平、准备程度等方面进行任何方式的攻击,即便有现场效果,也都会降低我对其好感。
二、依据“说服受众的程度”这一判准,对一些具体环节、表现的态度举例:
(1)从赛前立论来说,我充分理解有利于己方的概念界定。但是概念界定太过牵强,以至辩题脱离了原本应予正视的核心问题,丧失了作为一场辩论的现实意义,将严重影响我继续听下去的兴致。对于更愿意讨论辩题本身该讨论的问题的队伍,我充满好感。
(2)从现场表现来说,敢于在有意义的问题上交锋,对对方抛出和受众期待的关键问题给出正面回应者,更应获得胜利。
(3)除了正方一辩立论陈词,其他任何环节僵硬地读稿、背稿、“推战场”,都不大好。如果对方明明没说的东西,还硬要反驳、扣帽子,就很不好。
(4)提问的环节,最好不要自己长篇陈词、下判断;回答的环节,最好不要实质上回避问题。所谓实质上回避问题,包括表面上没有回避的那种回避,排除表面上回避直接作答的那种应对。
(5)自由辩论的环节,我会注意战略的推进,双方的整体攻防局势,以及实质上的团队协调性。但请记得,自由辩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论证展开,而不是在表面上把对方打垮。所谓实质上的团队协调性,就是说,几个人都发言了,但发言侧重、理解层面明显不同的,也是不协调;几个人发言不大均衡,但是只要开口,就能集中火力,突出共识,也是协调。
(6)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及比较倾向的观点。但如果辩手恰巧在我了解的领域举出我不那么支持的理论、实例和观点,没有关系,我会根据你的现场表现,考虑你的论证的充分程度,而不会强求你真正说服我。反过来说,即便我私心支持的一方,如果辩手论证的太粗浅,也没法赢得我的支持。如果辩手无意间在某个专业领域给出了错误判断,没有关系,虽然原来想加的分加不上了,但也不会扣分。
(7)作为对(6)的例证和补充之一: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因此,根据以往经验,请避免用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所谓的哲学原理来争取我的支持。恐怕只能适得其反。在辩论场上简单地套用或者反对哲学原理,都没有任何好处。推而广之,脱离语境太远地套用著名思想家的只言片语,我也会当作没有听到。这样既不加分也不扣分,对大家都好。
(8)作为对(6)的例证和补充之二:我对偏左和偏右的政治、经济、文化立场都抱持一定的宽容态度,高呼民主自由,倡导普世开放,抨击专制腐败,或者坚持民族本位,抨击市场弊端,警惕国贼外寇,都没有问题,我都愿意听听。关键不在于我支持什么,而在于讲的方式和深度如何,能否打动我。所谓“说服”,不求“彻底”,看“程度”而已。
二、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模板
尊敬的评委,各位辩友: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XXXX,我作为四辩,现在来为我们队伍进行总结陈词。
首先,我要再次重申我们阐述的观点,即XXXX。在这个辩论过程中,我们已经充分呈现了我们的立场和观点,并给出了诸多证据和事实支撑我们的论点。
其次,我要针对我们对手的观点进行回应。他们提出的观点XXXX,我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不足。他们所提到的“XXXX”的例子也是不全面的,或是存在圆场现象。
接着,我要重点强调我们的“XXXX”的各种优势。首先,我们的观点有理有据,符合逻辑性和说服力。其次,我们所举出的各种事实和数据都是客观准确的,这是我们的论点的重要支撑。最后,我们的论点和观点符合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也就是最优利益。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整个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协作精神,我们的出色表现得益于我们紧密合作和互相支持的精神。希望我们的观点和理念能够被您认可。
谢谢!
三、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格式是什么
辩论时一辩陈词的字数应该在500字左右。因为一辩陈词是辩手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论点的主要发言,字数过少会导致观众难以理解,字数过多则容易使听众失去耐心。此外,辩论的时间有限,一般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字数过多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陈词。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论述,可以在后续的辩论中进行。
四、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格式及范文
辩论开篇重要,俗话说开门见山就是个道理,好的开篇陈词,奠定好的理论基础,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清晰的陈述己方的观点,并且摆现象来解释分析,。
首先要称呼问好,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接着陈述自己一方的观点,我方认为,第三阐述支持己方的理由依据事例,第四小结自己陈述,再次指明自己的观点,第五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大家。
五、辩论赛一辩陈词结尾
在辩论里,一辩发言又叫开篇立论,有着决定比赛范围,限制对手范围,决定接下来进攻和防守方向等重要作用,一个好的立论发言,可以取得先机优势。
1、表达观点:正反方观点要清晰,表达要有条理。开篇立论时,要讲辩题重点解释清楚,这就表明了你们接下来要交战的范围,一定要引用新华字典的解释,这样不容被反驳。一般都有三个论点,分别用论据表达(不用详细,点到就好)。
2、脱稿:一辩一定可以做到脱稿,因为辩题早就知道了,正方一辩发言前都不会听到反方发言,完全是背稿(这代表态度,无难度,如果对方一辩没有脱稿,你脱稿了,有加分);如果作为反方,就需要一点点技巧,在对方一辩发言时候留心记下对方的漏洞,加在自己的一辩发言里,基本也是背稿,但是一定要进行反驳,不然作为反方的后手优势就没有了,反而在四辩总结陈词的时候,正方四辩是最后发言的,这时候不占优势,等于拱手让人。
3、风格:每一位辩手都有自己的风格,要么沉着冷静,要么条理清晰,要么慷慨激昂,要么以理服人,要么以情动人,要么幽默风趣等等,作为一辩,你就该打出自己的风格,让场下观众难以忘记,如果是新手,建议按照你自己的性格和紧张程度,推荐使用幽默风趣和条理清晰来表达,可以从赛前的稿子做准备,加入幽默元素但条理清晰的话(切记不能低俗,有些辩论比赛会开荤段子,但是肯定没有在一辩开篇立论就开始的,常见的也是二三辩自由辩论等等,而且这个要看评委心情和性格,有些评委不喜欢反而会扣分),同时对镜子练习取得效果,一定要给人大方得体的感觉,否则场下观众和评委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会给人一种观点不清晰的感觉,无论接下来队友说什么,都会变焦茫然,这是最忌讳的。
4、配合:适当的加入队友的配合,可以使人耳目一新难以忘记,比如在讲例子的时候,可以说我方二辩身上的例子(例子可以诙谐搞笑,不一定是他发生的,强行套在他身上都行,就算把女主人公套在男二辩身上,也能取得幽默效果),这时候二辩一定要对场下观众做出无奈、郁闷等搞笑的表情和动作(注意不能太夸张,因为一辩现在是发言的主角,一辩两三秒就行)。
5、论据:什么样的论据最不容易反驳和受到攻击?告诉你,数据例子!比如,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社网)等等,得出来的数据,别人一定无从反驳(切记一定要查到,不能信口雌黄,因为如果对方是高手,他们也会查到这些数据,到时候被当众揭穿了,超级被动)。而且大量的数据例子,评委会加分,认为这是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也会给所有人很深的印象。
6、耍赖提问:一般来说,一辩的作用是开篇立论,但是并没有说不能提问,如果你是正方一辩,在发言时,可以针对某一个不容反驳的论据,请对方一辩回答(就这个问题我希望反方一辩可以回答一下),这招对那些菜鸟特别有效,这样可以打乱反方的一辩稿子节奏,很有可能浪费时间在回答你问题上,导致立论时间不足,无法讲完。
7、时间:切记!!!一辩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时间一定要准备充足,不多不少,一般3min的时间,你可以稿子准备2分40,剩下时间准备1~2个小例子,随机应变,如果时间够就讲完,不够就放弃那些例子提前结尾。
PS:这里有个小技巧,可以让二辩在边上提醒你时间,2min40秒和50秒的时候提醒你一下,让你直接结尾,最好的效果是在你讲完说“谢谢大家”的同时,评委敲响铃声说“时间到”,会给人一种你的发言充分饱满,不多不少非常精彩的感觉。
六、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格式反方
首先感谢对方的慷慨陈词,但是仔细推敲,发现其中一些观点不能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