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吴如,做好自己的事吴如,这位看似平凡却内心伟大的煤矿工人,用串串珍珠似的感人肺腑事迹,谱写着当代煤矿工人的壮丽人生,学习吴如,做好自己的事。在我们的脑海里烙下了永不沫灭的印记,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食粮似的启迪。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关键是坚持做一辈子的好事。吴如用他大半生持操勤奋,淡泊名利,居敬穷理,豁达冲淡的执着追求,为我们这些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们,立下了一面晶莹剔透的人生铜镜, 以人为镜,不以明过失。 着就是吴如,就像不知名的小草,静静的生长,默默的奉献,却是如此的真实,鲜活,高大,他把自己的青春,心血,智慧都豪无保留的奉献给了矿山!献给了人民!我有两个家,一个在井上,一个在井下,只要把井下也当成家,想不奉献都不行。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有一种精神叫奉献。在矿山工作25年,每年值勤350天以上,下井330天以上,每个班要在井下干12小时以上;升井不空手,每次回收废旧物品必须在15公斤以上,有时要在巷道里跑上两三公里,常比同班工友晚升井两三个小时,几十公斤的工字钢,一般两人抬一根,他却一人扛一根,一个班别人抬6根,他却扛8根……此刻这一串串枯燥的数字是如此具体,无不浸透着吴如的'汗水和辛劳,无不闪烁着劳动的光芒和光荣。
他无论干什么事,都有声有色。他把人字写的饱满而有活力;他把品字写的端正而有激情。且不说他的动机在哪里,就他那一时一地,一时一事的不停息的在做事,就让我们感到汗颜,感到了差距,感到不足……吴如离我们太近(他做的事,我们都能做);吴如又离我们很远(他做的事,我们都不能坚持),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吴如是我们做事的一面旗帜,做人的一面镜子,处理问题的一把尺子和一杆秤。
做好自己的事,并把它做得最好,并不是件易事,需要付出,需要创新,需要智慧。付出就意味着牺牲和奉献,就意味着比别人多吃些苦,多操些心,少些悠闲自在,少些吃喝应酬;创新就意味着探索与实践,就意味着比别人多想多动脑,想出新的理论,走出新的路子,少些等,靠,要,少些坐享其成,不求进取;智慧,就意味着学习与思考,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看书,多学习,勤于思考,少些浮燥,少些酒场,牌场,把仅有时间用于学习和思考上。做好自己的事,并把它做的最好,需要有高境界和高度责任心。在某个领域(方面)在某个范围想把事做的最好,要追求高境界,把最好的成绩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力求完美无憾。
正像吴如说的那样:我感到别人比我做的更好,我要努力去完成。吴如正是把超越他人,超越自我作为追求。学习吴如,不能临渊羡鱼,而要去完成。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凡事预料,谋划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紧扣环节,落实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注重细节,操作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力求创新,效果好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这种精神,这种境界,感动着我们,感动着社会,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吴如,是平煤的骄傲,是平煤人的骄傲! 我坚信,如果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像吴如那样,都做好自己的事,并把它做到最好,我们的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更好!
做怎样的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到的也就慢慢变多了,越来越能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及生活的无奈。
当今世界,生活的重担压在无数成人的身上,他们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放弃了与家人共处的时间,虽换来了生活的轻松,却带来了亲情的隔阂。这只是现代生活的弊病之一,如此的漏洞,还有更多,它们折磨着人们。活在如此的时代,人们如何能快乐呢?
“我该做一个怎样的自己?”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再困扰着我,在别人的眼光中生活,人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我往往会因为别人的动作,一句话乃至一个眼神,就会变得心神不宁,怀疑自己做错什么。有时候,本来很高兴的活动也会因此让我丧失所有兴趣。
我该怎样改变呢?我无数次的尝试着探寻这个问题的各种答案,但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原因不在答案本身,而在于我的心态,我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他们,往往成功就在眼前,我却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我又开始担心。改变后的我会变成怎样,就这样,我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与一个个解脱束缚的方法擦肩而过。
我仍活在别人的看法下,日复一日的顺应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我,将真实的自我封存起来,把一个伪装的自我推出,疲惫的重复每天的工作,知道我越来越累,越来越累,甚至疲于改变别人的表情,整天以笑脸示人。即使内心早已郁闷万分,还是要用那死板的笑去看待任何人。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全球无数人中当然会重复,我们都会有一样的感受,我们都想改变,但是社会却不允许,生活也不允许,金钱更是不允许!人们打着为了未来的幌子,却是为了金钱。因此,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却可以去适应,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付出成倍的努力。而这些,都只是成长路上的过程罢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