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抑扬顿挫语调如何训练?

150 2024-07-05 23:22 admin   手机版

一、抑扬顿挫语调如何训练?

一、专题训练(激情抒情)

1、选择素材

素材来源:可以是自己平时积累的,比如,书本上、宣传栏里看到的,电影节目、电台节目中听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原创的,比如,个人心得,自己的座右铭,自己的作品等等。也可以是辅导老师给定的训练材料,比如,本书的训练材料。

素材选择:当然,我们先选择短句,接着是长句、段落,最后是才篇章,因为这样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2、内化素材

所谓的内化素材,就是不但从书面意义上去理解所选取的素材,还有从素材背景上去深刻领悟所选取的素材。

大家请注意!这一条非常重要。假如没有真正地做到这一点,那说明你还没完全驾驭你所选用的素材,假如对自己所选用的素材没有运用自如,那你的表现力就会大大打折扣。当然,如果是自己原创的素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3、背熟素材

内化了所选素材,让自己的情感跟所选素材主题融为一体后,并不代表你就能很完美地把素材转换为口头语言。因为这其中,还需要你花时间去默读它,背熟它。否则,你无法在脱稿的状态下把它演绎出来。

4、设计语调

当背熟素材之后,就开始给它进行语调设计了。比如,在节奏上,你认定它属于激情的文字、还是抒情的文字?在语流上,你准备在哪个地方停顿,哪个地方重读?在语速上,你想快读,还是慢读等等。

5、素材演练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素材演练,也就是对设计好语调的素材进行演说。在这个时候,导师必须要求学员走上讲台,按照登台亮相的程序来表演自己背熟的素材。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心得,发现:尽管前面的4个环节我们已经做足了功课,但是,想真正地演说好一段文字,还是挺不容易的。因为这其中还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重复,坚持不懈地演练。

二、常见问题纠正

1、演练模式

当导师宣布本节课的语调训练从句段开始时,要先给学员5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学员可以从所给的训练资料中选取素材,也可以另找素材。但素材必须包括两类四条:即激情和抒情两类,长句和短句各两条。

5分钟过后,学员开始演练,导师鼓励学员踊跃上台。当学员演练完毕,如果觉得该学员已经达到训练要求,导师必须当场夸奖该学员,激励他争取更大的进步;如果觉得该学员的表现还不够好的时候,导师必须亲自做示范,就该学员所选取的素材在大家面前演说一遍,并现场分析,告诉这位学员,他的问题在哪里;如果该学员继续演练几遍还不OK的话,那就需要手把手来演练了,即导师演说一遍,学员模仿一遍;通常情况下,3-5遍之后,学员均能达到训练要求。

2、常见问题

虽然说,我们的训练方法是循序渐进的,先是从短句开始,再逐步到中句、长句。但是,在语调训练开始之后,笔者还是碰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现场不能马上解决,需要学员回家后继续强化练习才能解决,现介绍如下:

1)声音偏小

有些学员在演练激情语调素材时,声音偏小、偏轻。碰到这种情况,笔者在进行手把手演练(也就是导师演说一遍,学员跟着演说一遍)之后,有的学员,在导师的带动下,声音确实洪亮很多。但是,还有小部分学员,现场怎么训练,效果还是不明显。面临这种情况,就需要强化练习了,方案如下:

(1)呼吸训练,选用“打太极”式的慢吸快呼方法。每天2次,早晚各1次。

(2)音高变化训练,选用发“ɑ……↗”这个音节,每天12次,早晚各6次。

(3)音强变化训练,选用喊人“老张—”这两个音节,每天12次,早晚各6次。

注:按照上面的方案训练,1个月之内效果不明显,6个月后,效果显著。

2)语调偏平

语调偏平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该学员跟着导师复述5遍都没有根本性变化的话,这就需要强化练习了,具体训练方案如下:

(1)表情练习,目的是先放松一下心情,它共有4种表情动作,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分别为:张眼张嘴,即拼命张大眼睛、并且张大嘴巴,2次;蹙眉张嘴,即拼命紧皱眉头,并且紧闭嘴巴,2次;张眼闭嘴,即拼命张大演讲,同时紧闭嘴巴,2次;蹙眉张嘴,即拼命紧皱眉头,同时张大嘴巴,2次。

(2)素材选取,在这里,重点选取的是幽默素材,当然也是从短句开始的。

(3)夸张练习,背熟了幽默的素材之后,就开始以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来演练幽默的素材。因为只有这些才能带动夸张的语调,而夸张的语调,它的抑扬顿挫却非常明显。

注:按照上面的方案训练,3个月后,马上有效果。

3)语速偏慢

语速偏慢这种现象不是很普遍,但是每期学员中,总有那么几位。笔者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快读练习可以纠正这个毛病,具体方案如下:

(1)张嘴练习,目的是让嘴皮利索一些,它共有3个步骤,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分别为:首先是嘴巴咧开,就像发韵母[i]一样;然后嘴巴收圆,就像发韵母[u]一样;最后是嘴巴张大,就像发韵母[ɑ]一样;张嘴运动的次数为5次。

(2)素材选取,首先选用顺口溜,并且是容易背诵也容易朗读的顺口溜。

(3)快读练习,第一次以平时说话的语速来朗读顺口溜,接着是速度越来越快,最后达到240字/1分钟。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改选难度较大的绕口令继续练习。

注:按照上面的方案训练,1个月后,马上有效果。

4)表达不畅

卡壳或者结巴是表达不畅的典型表现。不过,在这里,要声明一下:如果平时在台下跟别人一起聊天也出现结巴这种现象的话,不属于本课程能够解决的范围,本书仅能解决由于心里紧张而导致的说话结巴情况。具体方案如下:

(1)目光对视,即两个人为一组,面对面站着,同时看对方的眼睛。两人之间的距离大约在75-100CM左右;看对方的时间为1-2分钟。

(2)环扫观众,即一个人站在讲台上,用眼睛环视全场观众,直到自己心静气闲为止,时间大概为3分钟。

(3)台上微笑,当环视全场这个练习结束之后,就对着全场观众微笑一下。当然,这个微笑必须是自然的,否则,要训练到自然为止。

5)表达啰嗦

表达啰嗦有几种情况,比如,逻辑上啰嗦,即一种意思重复说好几遍;语音上啰嗦,即口中经常说那几个音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口头禅”。

口头禅这种坏习惯是最不容易改掉的,笔者摸索很多年,发现,下面这两种方法,效果不错。

(1)慢说训练,因为口头禅是习惯性说出来的,是不用经过大脑思考也会蹦出来的,所以,慢一点表达,容易让自己克制口头禅这种说话的习惯。

(2)故意停顿,为什么会有口头禅?因为自己的思维停顿之后,需要废话来填充这个时间差。所以,当思维突然停顿了,就顺势来个表达上的故意停顿,做思考状,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辅助技巧

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可以采取如下技巧:

在诵读激情句子的时候,最好加上确认的话语,比如: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大家说,对不对?

在诵读抒情句子的时候,最好加上提问的话语,引起大家的共鸣。比如:如果我必须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这块土地上;如果我必须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这块土地上。你们都听到了吗?

在诵读祝福语的时候,最好加上答谢语。比如:有人欣赏你,说明你幸运;没人欣赏你,这就是命运;作为朋友,我祝愿你一生好运! 谢谢大家!

二、关于过程的演讲怎样更出彩?

首先,抑扬顿挫的演讲,演讲讲究气氛,讲究在万人之间侃侃而谈的豪气,在演讲时,我们尽量使用抑扬顿挫的口气去演讲,不仅会让演讲内容升级,也会更容易让他人信服。

第二,语句断句使用恰当,在演讲时,我们要尽可能合理的断句,不同的断句会带来不同的感觉,只有我们合理的断句才会让语言的魅力升级,让语言更加拥有信服力。

第三,口齿清晰,在演讲时切记使用方言演讲,口齿清晰不仅会让他人通俗易懂,也更容易感染他人,如果我们使用方言演讲,这无疑是一大败笔,很容易让他人感觉到这个人不靠谱的想法。

三、演讲语气怎么抑扬顿挫?

1 抑扬顿挫是指在演讲中使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音量,以突出重点、强调情感和营造气氛。2 语气的抑扬顿挫要与演讲的内容和情境相符合,要让听众感受到演讲者的情感和态度。3 在演讲中,可以使用高低起伏、重音、停顿等手法来营造抑扬顿挫的语气,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引起听众的共鸣。延伸内容:演讲者可以通过练习来培养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提高演讲的效果。同时,在演讲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节奏和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以及过多或过少的停顿,保持自然流畅的语音表达。

四、如何让自己说话抑扬顿挫?

1、放松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语言的敏感性,每五到七分钟就会减弱一次。

因此,演讲者应该根据听众的心理特点进行演讲,让听众得到放松,才能始终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一直没有语调的说话方式,会使观众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从而产生疲劳感,再也没有兴趣往下听。

相反,抑扬顿挫的表达,会让观众一直处于松弛状态,必然听得津津有味。因此,把握好“度”,说话就会起到不错的作用。

拿个例子来说吧。

当一些政府官员和公司领导向我们学习口才时,他们说:“范老师,我们在开会或某些场合讲话时,听众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兴趣也不大。”

我请他在我们教室的讲台上演讲,发现他从头到尾说话直截了当。

你们认为这样的演讲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吗?它能让观众集中注意力吗?

于是,他从我身上学到了一些经验,讲话变得越来越轻松,语气也不再是平淡了。

2、快慢结合

快,一般用来表达紧急、愤怒、兴奋等情绪;慢,一般用来表达沮丧、悲伤等情绪。

在会话中,“快”和“慢”应该互换使用,这样就会让说话的节奏更好,呈现出抑扬顿挫的效果。

有时你需要快速的讲话,有时候你则需要慢一点,两个结合才能发挥语言的魅力。

3、正确连接

演讲和写作一样,是有标点符号的。讲话中的停顿(沉默)是文章的标点符号。停顿是控制节奏、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美国总统林肯就善于使用这种技巧。

当林肯提出一个观点时,他身体会向前倾,直视观众一分钟。这样的说话方式甚至比咆哮更有力。

五、怎么锻炼说话的语气和语调?

锻炼说话的语气和语调,首先需要在日常沟通中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具体来说,你可以尝试增加停顿和节奏感,使得语音更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此外,多参与公众演讲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一次登台都是一次锻炼机会,可以帮助你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合适的语气和语调。总的来说,虽然改变说话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持续的练习肯定会带来显著的进步。

六、主持抑扬顿挫怎么练习?

主持的抑扬顿挫是指通过声音的音调、节奏和语速变化,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一种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练习主持抑扬顿挫的方法:

1. 视频录制和回放:通过录制自己的主持练习,特别是针对不同场景和不同内容,然后回放观看,并注意自己的声音变化、语调的抑扬顿挫是否合适。

2. 听众模仿:模仿优秀的主持人,特别是在直播、广播或者节目中观察他们是如何运用抑扬顿挫的,包括对不同语句、关键词的突出和语速的变化等。

3. 反复练习:针对不同类型的口语练习材料进行大量的反复练习,特别是对于不同情感和语气的转变,使自己的声音和表达更加自然而丰富。

4. 语调和节奏的训练:参加声乐或演讲课程,学习如何运用声音的技巧,包括音调的上升、下降和停顿的合理运用。

5. 灵活运用声音:运用适当的音量、音调、速度、停顿等技巧,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6. 观察与实践:观察不同主持人的表演或演讲,观察他们是如何运用抑扬顿挫的,然后将所观察到的技巧应用到自己的练习中。

总之,主持抑扬顿挫的训练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同时注意细节和观察他人的表现,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进,逐渐提高自己的表达技巧。

七、哪种人类的演讲语言最抑扬顿挫?

抑扬顿挫感并不取决于语音的种类,是与演讲人的风格相关的

八、精彩演讲如何调动现场气氛?

1)娴熟地掌握演讲内容

演讲要求内容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在表达过程中要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抑扬顿挫,不断调动现场气氛,逐渐在全场形成热烈的场面,使听众全神贯注,心驰神往。这种境界,显然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念演讲稿所能达到的。照稿念,演讲者往往顾此失彼。顾了讲稿,顾不了听众,更谈不上用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与演讲内容协调配合,演讲当然无法生动形象。这样,听众会无形中降低对演讲者的信任感,降低对演讲的注意力和重视度,造成冷场,甚至骚动、喝倒彩。演讲者要熟悉讲稿,而又不拘泥于讲稿,真正“入戏”;要能在演讲中自然地调动听众的情绪,组织几次演讲高潮,像磁石般地牢牢地吸引住听众。

演讲者充满激情时,是演讲现场的气氛最活跃的时刻,也是演讲者与听众感情交流最融洽的时刻,是演讲的高潮所在。如果演讲中能做到高潮迭起,演讲者便自然控制了整个现场的气氛。那么演讲者应该怎么组织高潮呢?情是人性的天然表现,演讲者要善于在情的方面调动听众的情绪。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在《演讲美学》中写道:“一次演讲怎样达到高潮,这需要演讲者在感情上一步一步地抓住听众,使听众的内心激情逐渐地燃烧起来,演讲将自然地被推向高潮。”说穿了,就是以情激情,以心换心。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当地预设或埋伏一连串能够触发听众的想象、情感、意志、经验等的兴奋点,以便张弛有度、擒纵自如地驾驭现场,调控听众,更好地进行现场交流。深邃的思想能发人深省,激起听众的积极响应;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提高听众的兴趣和热情;生动感人的奇闻轶事,可以醒目提神,活跃气氛;新颖广博的知识信息,可以使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精辟的论证,能以其逻辑的严密征服听众;设置悬念与适当提问,则能引起听众的积极思考和兴趣;而真挚热烈的激情迸发,亲切自然的动作,尤能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鲁迅的演讲《文学与政治的歧途》中有这么一段:

北京有一派人骂新文学家,说:“你们不应该拿社会上的穷人和人力车夫做材料。你们作诗写小说应该用才子佳人做材料,才算是美,才算是雅,你们为什么不躲进象牙之塔?”但他们现在也都跑到南方来了,因为北京的象牙之塔已经倒塌,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不能不跑了。……为人生的文学家,平时就很危险,到了革命的时候,死的死,流落的流落,因为他们的感觉比普通一般人敏捷,他们所看到的想到的,平常的人都不了然,他们的境遇往往是困苦的,所以能够看见别的困苦。

吃,以其行驳其言,俏皮机智,令人哑然失笑,接着又用为人生的文学家的艰难处境与之对比,含蓄地予以赞扬。如果说这是一个不露痕迹的情绪热点的话,那么前面的冷嘲就是有力的反衬式铺垫和蓄势。这段演讲看似漫不经心,但对材料的选择和组合恰到好处,先谈什么后谈什么以及怎样说,都有精心的考虑,以求得更好地调控和驾驭听众。

2)选择听众喜欢的话题

一般听众对以下几个话题都怀有浓厚的兴趣:

(1)满足求知欲望的话题。人们对于陌生的知识领域和无限的宇宙、遥远的过去、神秘的未来总是感到迷惘和困惑,总希望掌握各种知识,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这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

(2)刺激好奇心的话题。人人都有好奇心,世界趣闻、名人轶事、突发事故、科学幻想、个人经历等,都能激发听众的好奇心。

(5)娱乐性话题。幽默、笑话、故事穿插于演讲之中或构成一段完整的演讲,在博得听众一笑的同时也征服了听众。娱乐性演讲一般时间较短,且多用于礼仪场合。

(6)满足听众优越感的话题。世界上很少有人讨厌被“奉承”。演讲者要尽量多掌握听众的基本情况,以便在演讲过程中穿插一些能满足听众优越感的话题。

3)让你与听众融为一体

一般而言,听众讨厌那些惯于卖弄、喜欢炫耀,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演讲者。所以,要想博取听众的好感,再有名望的人也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只有平易谦和才能与听众融为一体。

作家老舍在一次演讲中是这样说的:“听了同志们发言,得到很大好处,可惜前两次没来,损失不小。……今天来的都是专家,我很怕说话,只好乱谈吧。”如此“抑己扬人”的开场白,如此谦逊坦诚的口吻,一下子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听众对一位名人可能产生的敬畏心理。另外,老舍说自己是“乱谈”,也就表明自己不是居高临下作演讲,而是平等地和大家交流意见罢了。如此平易近人,自然会获取听众的好感,融洽现场的气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