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本人第一次上公开课,想请教有没有什么教学上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1-10-11 12:41   点击:12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如何上好语文公开课?相信所有老师都有过上公开课的经历,不少老师在面对公开课时都如临大敌,特别是新教师对公开课更是高度紧张,如临大敌。那么如何上好一次公开课呢?这是许多新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本人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课堂艺术是一个不完美的艺术,不完美才是课堂的真实存在。不论是普通老师还是优秀名师,在上公开课后听课老师都要评课,评课时我们一般是要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来评,而我们授课时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又多种多样,每位老师的教学设想和思路及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对于有些科目如语文,许多时候都会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这就造成了不论你上的是一节多么优秀的公开课,在受到别人赞扬的同时也会得到许多“指正”。所以我们在上公开课时,应该在积极进取和努力完善的基础上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坦然接受公开课的缺陷。

那么如何更好地去上好一堂公开课呢?以部教版八年级语文四单元《最后一次讲演》为例做解析。1.课前准备。《最后一次讲演》这篇文章是闻一多先生在特殊背景下即兴所作的一次演讲。在上课之前,我自己把这篇文章读了好几遍,对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深入熟悉和理解,并结合学生情况,设计简洁而清晰的教学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的预习,对于文章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最关键的是把文章一定要读熟。

2.教学设计要有特点,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突出。

在设计《最后一次讲演》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时,我首先确定的是通过音视频教学充分理解演讲的特点以及闻一多先生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形象。其次,通过检查预习抓住本文是演讲体裁文体特征,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演讲,并通过检查预习了解作者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这部分内容都作为识记要求。重点部分是通过运用音视频的感染让学生充分地进入情境教学之中。为了达成此目标,我花了许多时间才找到合适的音视频资料,一共在网上截取录制了五段音频和视屏。分别是用著名朗诵艺术家彭鹭先生朗诵的《最后一次讲演》作为听诵材料,综艺节目《档案——国共谈判》作为文章背景介绍,音乐《victory》作为师生展示演讲配音,影视剧《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牺牲片段作为情景材料,以及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一句话》作为拓展升华资料。

整堂课音视频素材播放时间越为20分钟,几乎占了课堂的时间的一半,但是因为过度自然、引导得当,音视频与教材文章内容高度契合,学生们被音视频教学带来的情景感染所震撼,也深深地体会到闻一多先生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为正义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因为学生们确实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所以在学生自我展示演讲阶段,自然间地表现了一种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之情。

我个人认为,这里关键特点就是音视频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高度契合体现出的情景教学效果,以及各环节的自然过渡和教师的得当引导。

3.课堂教学驾驭。我认为,公开课课堂上老师不是船,而是一支掌握方向的桨。这只桨一定要对课堂有强而有力的引导能力,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公开课课堂上老师应该教态自然,得体大方。期中教师的语言表现能力是一个关键。另外语调,语速,表现的情感要能够与文章情感基调相契合,达到老师课堂、学生、教材三者融为一体的境界。如《最后一次讲演》他的语调对国民党反动派是痛恨的,谴责的。对闻一多先生和李公朴先生应该是激昂高亢的,情感是义愤填膺,爱憎分明,勇敢无畏的。

4.上前多磨课。不管是教学名师还是普通教室,我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改进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如果执教的是大型公开课,我个人建议在上课前多磨磨课,听听别人的意见,也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学习名师的公开课优点,融会贯通后形成自己的特点。要上好一节公开课,我们必须要多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善于挖掘教材,找出最优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名师的公开课我个人觉得很好,尤其推崇诗意语文学派王崧舟老师的公开课,建议有空去观看学习他们的教学视频。对此我个人十分推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情感教学的方法。

其实要上好一节公开课,要做的有很多,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务实教学技巧和能力,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付出必要的辛苦和准备,才有可能上好一节获得大家认可的公开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