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的信天游的歌词
歌词如下
信天游
演唱:程琳
编制:周晓敏
我低 向山沟
追逐流逝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见我童
我抬 向青
搜寻远前
白云悠悠尽情游
都没改变
雁听我歌
河亲我脸
山丹丹花花落
遍遍
留我梦
信游带走我情
星星点点
思念永远
拓展资料
程琳,出生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父母从事豫剧表演,而且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始创人,培养了一批有造诣的豫剧表演人才,成绩卓著。
来自艺术世家的程琳受家庭良好的艺术氛围影响,她自幼便酷爱音乐。
6岁的时候,父母用四元钱给小程琳买了一把二胡,7岁开始从师二胡名家学艺,8岁登台演出,在河南少儿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被当地人誉为“九岁红”。12岁考入海政歌舞团,担任二胡独奏。 13岁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北京舞台,一曲《小螺号》使她迅速红遍北京城,成为中国歌坛年龄最小的第一代歌星,从此以其清新纯美的演唱风格奠定了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歌坛的领先地位。
随着《小螺号》、《童年的小摇车》盒带的脱销,中国第一个流行歌星诞生了。那时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回响着程琳那甜美的歌声,《故乡情》、《童年的小摇车》、《妈妈的吻》、《牡丹颂》等一大批歌曲一时传遍大江南北。
较她之前的许多歌唱家也不得不惊叹她的成名之快,连远在台湾的邓丽君也知道了大陆的小妹妹,他们还有过书信来往,称程琳妹妹的声音非常的甜美、非常地喜欢,程琳也邀请邓丽君大姐姐有机会来到北京一起开演唱会。
信天游
演唱:程琳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歌曲:信天游
歌手:程琳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信天游》
填词:刘志文、侯德健
谱曲:解承强
编曲:解承强
歌曲原唱:程琳、范琳琳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扩展资料:
《信天游》又名《思念到永远》,在2002年收录于《瑞华33回馈典藏系列7-程琳流行篇》专辑中,也是198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首经典曲目。
好听的陕北民歌
《173首陕北民歌》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6b57陕北民歌,主要流传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而陕北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那些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让多少音乐人为它所折服。
1、《信天游》
2、《黄土高坡》
3、《走西口》
4、《四十里铺》
5、《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6、《横山里下来游击队》
7、《兰花花》
8、《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9、《赶牲口》
10、《亲窝窝》
11、《东方红》
12、《夫妻识字》
13、《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
14、《摇三摆》
15、《崖畔上开花》
16、《妹妹的山丹花儿开》
17、《五哥放羊》
18、《圆梦》
19、《秋收》
20、《拥军秧歌》
资料拓展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悠久的历史赋予陕北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风格粗旷洒脱、率直真诚、热情大方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它的艺术魅力就存在于词和曲两个方面,是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和谐统一。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刘烽作曲,独唱原唱者为O恩凤 ,后被众多艺术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传甚广,此曲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片尾主题歌。
该歌曲是一首以陕甘民歌作为表现形式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语言(包括音乐语言)生动地、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自此中国革命重心从南方移到北方,延安成为革命的圣地。2009年11月11日,荣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歌唱祖国”合唱比赛一等奖。
五哥放羊
《五哥放羊》是一首著名的山西民歌小调,广泛流传于晋西北、陕北、宁夏东北、陇东及内蒙古西部一带。这些地区社会文化历史有许多共性特征,其具体地域就是我国传统语境中所说的“塞上”(即长城内外),多属于方言划分中的晋语区。因此,也就流传着相当数量的同文学或同音乐主题的民歌,《五哥放羊》是其中之一。此曲经民间艺人丁喜才改编后,由上海音乐学院鞠秀芳于50年代在国际上唱红。
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拉手手亲口口
《拉手手亲口口》是一首著名的地方民歌。流传于中国陕西及山西省。
我要去延安
其突出的艺术感染力和号角般的感召力在“海选”中脱颖而出。这是一首献礼建党90周音乐风格特立的作品。词作的开篇既彰显了泼墨般的大气和明快的调子,用词极为简朴,意境又很鲜活作者以写实的笔触由远到近:先是放眼“黄河边”“延水畔” 远眺“黄土筑高原”营造一个寥廓的大背景,接着视线回收即景生情“窑洞前”“ 石磨碾”,触物追昔“ 仿佛回到昨天”。一草一木、一物一心结,点点滴滴惜墨如金,却把延安的历史和历史的延安很动情也很真挚地描摹了一番,淡淡的又深深的把人的想象力开启了、感触力激活了。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O恩凤
词:洪源、刘薇石 曲:堂诃生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 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 把门开哎咳哎咳哟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咿儿呀儿来吧哟 热腾腾油糕哎咳哎咳哟
摆上桌哎咳哎咳哟 滚滚的米酒快给亲人喝咿儿呀儿来吧哟
为民亲人哎咳哎咳哟 热炕上坐哎咳哎咳哟
痴心的话儿围着情哥哥咿儿呀儿来吧哟 千里的那个雷声噢万里的闪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 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
扩展资料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民歌中的代表曲目主要有:《东方红》、《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黄土高坡》、《三十里铺》、《绣荷包》、《想亲亲》、《南泥湾》、《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黄河船夫曲》、《九曲秧歌黄河阵》、《秋收》、《翻身道情》、《兄妹开荒》、《圪梁梁》《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
拓展知识:
1、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2、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陕北民歌的起源,源于陕北历史的变迁。“陕北”顾名思义就是陕西省北部地区,泛指延安市和榆林市。民歌是最简便的艺术形式,它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
4、风格特征:悠久的历史赋予陕北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风格粗旷洒脱、率直真诚、热情大方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它的艺术魅力就存在于词和曲两个方面,是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和谐统一。
《想亲亲》、《走西口》、《要拉你的手》、《圪梁梁》、《满天的花满天的云》、《泪蛋蛋落在沙蒿蒿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