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说质询吗?四辩对一辩的质询?
质询的目的:确认共识,削弱对方论点的可信度
何谓共识?共识是被双方所认可的前提。
但事实上,在场上很少有共识能达成。
妨碍共识达成的因素:
(1)双方用词歧义
很多时候对方可能说的跟你想的不太一样,但基本意思是一样的,这时候就需要你们自己进行翻译
举例死刑该不该被废除」
反:对方支持废除死刑其中一点是不是出于人道?
正:不是,是因为我方认为执行死刑去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在上述例子中,其实「出于人道」和「避免残忍」是一个意思,但由于双方用词歧义而导致共识难以达成。
(2)立场模糊(害怕己方立场被锁定)
非常常见!很多时候你举出一种可能对方会说不完全是…这就是典型的怕说错话导致陷入被动。
:举例:
「死刑该不该被废除」
请问你方支持废除死刑的原因是不是:第一,死刑没有威慑力;第二,死刑导致对罪犯的再教育无法完成;第三,死刑不人道?
正:对方辩友其实还有,死刑违反国际条例。
反:好那我们今天就围绕这四点讨论可以吗?
正:其实我方还有很多观点,比如。。。
以上是辩论场上常见的情况,由于害怕立场被锁定而拒绝达成共识。
如何缓和这类问题?强调「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想达成共识,绝不是说共识达成了我方就赢了。
:对方辩友你方的主要论点是不是这两点:xxx和xxx?我们能否先就这两点讨论,如果你方还有别的补充可以在等下的环节来讨论(给对方留有余地)
那如果今天你方论证这两点成立就代表你方获胜,我方只是试图去反驳一下,我们等下就来试试看。
需要强调的内容!
1.强调「其实我们的意思是一样的」,我只是想统一用语,方便我们接下来的讨论。我没有别的意思。
2.强调「我们双方都没有错,只是用词歧义导致误会而已」,所以我们应该统一用词,方便接下来的讨论。
讨论完后要小结一下,不要忽略这个确定的一步。不能光抛出问题就完事了,评委怎么知道你问这个问题到底是想证明什么
削弱可信度:最常用也最有攻击性的质询方式
何谓可信度?可信度是听众对理由的接受程度。
1.与事实不符(少见)
2.立场性发言(超级常见,你们经常犯)
让大家知道你之所以说这样的话仅仅是因为你是你所在的持方
3.存在其他可能(多因一果)
举例吸烟容易致癌—癌症是吸烟导致的。其实环境因素,遗传等都有可能会致癌。并不能直接由吸烟有害健康容易致癌推出癌症是吸烟导致的。
如何削弱可信度?
(1)确认举证责任:强调「您想向我们证明什么,对吧?」
就比如前段时间打辩题:当前环境下,争取直接就业/继续学习深造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更优选择。对方举例说华为招收的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的人数比例一比一(听着挺扯的)还有类似直接就业赚很多钱,研究生赚的少的例子
这个时候就可以反问,对方辩友你想向我们证明高学历跟低学历待遇一样吗?甚至高学历收入要低于低学历的吗?(一看就很扯,他需要承担相应的论证责任)这些问题都只是「走过场」,但是这样做是为了让裁判和观众都知道「接下来对方说的话是为了让我们相信这个论据」。(等对方后续就行)
拿捏质疑的力度
①求证,而非反驳
对方辩友这一点你方需举证。阿巴阿巴
一旦质询到了这一步,就相当于把对方的话变成了「立场性发言」(之所以我这么说不是因为我有充足的论据和推论,只是因为我站在这一方)
所以,不要试图推翻对方的论据,这样会使自己把举证责任扛着。
到了这一步,质询可以停下来了。不需要再说「所以对方辩友你是错的」,要说的是「对方辩友我能理解为什么你这么说,因为你是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