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沟通技巧方面的书籍排名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3-03-19 05:40   点击:1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有哪些关于沟通技巧的书籍值得推荐?

沟通是与人沟通,多去研究研究人性,多去研究研究思维,然后多去实践,沟通多了,经验足了,自然而然的就会了

二、你看过的最强的沟通书籍是哪一本?

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华夏出版社),这本书是主要特点一是有操作性:比如不要给人贴标签,如果你想让别人倒垃圾,你可以发出具体的指令“老公,能帮我倒一下垃圾吗?”而不是贴标签,“你怎么这么懒,为什么不帮我倒一下垃圾”,懒就是贴标签,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二是这本书比较接地气,都是亲自和夫妻间的沟通,而非商务型高大尚的沟通。总体非常不错,不是那种口水书,建议楼主读一读。

三、《关键对话》和《沟通的艺术》这俩本书如果让你只推荐一本,你首推哪本?

刚好我上周刚刚读完此书,附上我的读书笔记。

---------------------------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被誉为过去四十多年里最畅销的人际沟通教材,目前拿到手里的是第14版。据说已有超过200万名学生使用过。说它是教材,是由于全书既有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也有鞭辟入里的知识定义、类别分析、流程推导和案例试验,如同一位博学又耐心的老教授,对着懵懂的我们把平生所学娓娓道来。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卡通化的毕加索风格,马卡龙配色的扁平化图案。比起以前版本的封面,时代感更强啦。



翻开书籍,每章节都有大量的照片,特别是本版作者加入了超过50部热门美剧与电影的分析、评论,如《唐顿庄园》、《生活大爆炸》、《社交网络》、《穿普拉达的女王》、《饥饿游戏》、《国王的演讲》等等。作者在每个章节最后,不仅加上本章内容的精炼小节,还把印证本章核心知识点相关的电视节目、电影和美剧附上,让你可以明确其中所含的沟通准则。


所以读本书可以各取所需,研究理论的人自去细读章节中一步步展开的论述,构建沟通的学术大厦;想要找到沟通技巧的人可以在每个章节的措施和方法中,找到对症良药;而如果只是想感性地增加一些对沟通的认识,也可以直接在生动的电影美剧评论中,寻觅那一语点破的快感。


本书的结构如下图,先从最基本的意义目标讲起,然后对“沟通”这个术语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后从人的自我认知、对他人认知以及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分别细致的进行了阐述。




1. 到底什么是沟通?


认识沟通,你先要对沟通的模式有确切的认知。作者在比较了线性观和交流观两种沟通模式后,指出沟通中双方人物的背景环境、渠道类型、噪音的干扰甚至双方的情绪,都是影响沟通有效性和体验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复杂的交互过程;更加重要的是,沟通的双方同时都是传送者和接收者,传送和接收的过程实在沟通过程中即时完成的,而不是单纯的传或收的过程。


单单把沟通看作是类似于传送到接收的线性模式,会错失很多影响沟通的交互细节。






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区分:人际沟通和非人际沟通。如果你只是到商店去买东西和售货员关于买卖的沟通,那其实不是所谓的人际沟通,因为其实售货员是谁并不重要,也就是说,他或她是可以被替代的。这里指的人际沟通,是在一方将另一方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时候。因此,本书的作者将这种沟通称之为“质化”的人际沟通。


“质化”的人际沟通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相互依存性、对对方公开以及期待内在回报五个特质。这么看来,“质化”的人际沟通直指内心,是人们通过沟通获取内心营养的方法,主要是人们情感需求的一种方式。


2. 你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来源于别人怎么看你


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否则就不会有那句被引用烂了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到底是硬着头皮坚持做所谓的自己,无视一切猜测和评价,还是被别人的意见不断修剪,成为大家认同的那个“不错”的人。有时候我自己也极端的矛盾,会把那句名言倒过来说:“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在这本书里,我确认了这样的观点:我们的确是从别人的反馈里认识了我们自己,这是我们作为人的生物性的特性,也是我们社会性的本能需求。所以,认真的探寻、研究和消化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恐怕是每个成熟的人的理性选择。没有根据的、非常固执的“做自己”不但是幼稚的,也是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害的行为。

当然,无需注重所有来自他人的评价,有两个维度的他人评价是需要特别留意的,一个是来自“重要他人”,主要指在某个阶段对你影响深远且你很看重的人物的评价,例如你的班主任老师、你的直接顶头上司、你的唠叨老婆… 他们的意见不仅影响你的心情,还深度的影响你生活和你的未来,认真对待他们对你的评价,并且从这些评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改善之法,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命题。



另外一个需要特别留意的,是“社会比较”。你尝尝默默把自己放到某个与你某些特质相关的群体里进行比较,如果你“优于”这个群体的一般标准,你就会暗暗自喜;如果你“劣于”这个群体,你会万分焦虑,感觉人生灰暗。我们是“优于”别人还是“劣于”别人,是万人迷还是丑八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聪明还是蠢笨… …答案都取决于我们拿来与自己做比较的那些人。除了带来“优等”和“劣等”的感觉,社会比较也决定了我们要和别人“相同”或“不同”,从而,我们拿来比较的参照群体对我们如何塑造关于自己的观点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幻灭吧,其实你也就是社会比较塑造的一个结果而已,哪里来的你自己,哈哈。


3. 你怎么看别人将深刻影响你的沟通


这本书在谈到语言沟通这个问题时,也提到了“巴别塔”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在#溶溶夜读—设计师书单# 4/100《黑客与画家: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文集》中已有详细的介绍。老外写书很喜欢使用巴别塔的故事,一方面反映这个故事在西方的传统中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确实点出了人的社会性的痛点。语言这个沟通要件,在大规模人与人的协作中的润滑作用,大到几乎忽略别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却不是那个民族、那方水土自身能够跳脱和逾越的。那些伟大城邦和世纪英雄的丰功伟绩,在语言的障碍面前,都显得幼稚许多。

你和任何一个人的沟通,其实是你向外表达你是怎么看待别人的一个过程。这中间有语言的表达,也有除去语言的其他一切表达因素的表达。语言就像下水道:只有在出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注意它。但是,由误解造成的问题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它们往往发生得比我们想象的频繁。大多数人不仅高估了他们向别人解释得有多好,而且高估了他们有多理解别人。但是世界就是在这误解重重中不断进行着,误解并不影响推进。



非语言沟通在沟通时,也会传递巨大的信息量,是超越字词之外的信息。作者列举了数十种非语言沟通的类型,如身体动作、姿势、手势、表情与眼神、声音、触碰、外貌、空间、环境、时间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外貌”的描述。天生具备外表吸引力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利益,这种影响是在学龄前儿童就开始了。但是作者特别提到对于外表的吸引力也无需整形外科也能加以控制,证据显示当我们认识某些人越深入且更加喜欢他们时,就会对他们越看越顺眼。所以我猜我的蜜友们已经无视了我的外貌,只剩下喜欢我了。


比起你使用怎样的语言以及利用怎样的非语言方式和你的朋友沟通,你对他或她的倾听意愿和实际的付出,更能反映出你们的真实关系。倾听,不只是听见,是大脑将这些电化学脉冲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再赋予其意义的过程。我们一直在听,但未必在倾听。有时候我们会自动地或无意识“屏蔽掉”我们所厌恶的声音,我们也会因为主题不重要或对其没兴趣而停止倾听。


作者特别强调,心无旁骛的专注倾听,从听到,再到专注,理解,然后做出回应,最后形成了记忆,这样的过程,才会促使真正有效的沟通。而是否能够做到这种十分专注的倾听,也印证了你和你正在沟通的对方,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4. 构建良好沟通就是构建良好的关系


是什么让我们与一些人建立关系,而不是其他人呢?有时候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寻找某些人而避开另一些人。


你是“外貌协会”还是无意识地“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亦或者,你想寻求“互补性”的来增强一段关系,从而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


但同时,我们也不喜欢围绕在太完美的人身旁,因为相较之下,自己看起来会很糟。


无论你是出于对对方的“喜欢”、还是由于周围环境使然易于认识周边的人,或者是由于 “社会交换理论”描述的存在某种报酬而乐意维持某段关系,都是获得人际沟通的恰当方式,一般遵循人际关系的演变模式,从初始阶段的简单沟通,到关系的实验阶段、强化阶段、整合阶段、在结合阶段达到关系的最高潮;之后,在最投入的关系中,人们也需要坚持他们独特的自我认同,所以开始进入了分化阶段,随着沟通的品质降低,关系逐渐进入各自阶段、停滞阶段、逃避阶段,最后进而到达结束阶段。


关系并非总是一下子走到终点的,而是以一种来来回回的模式朝着瓦解迈进,如同我们一出生就迈向死亡一样。不管花的时间是长是短,结束都不是完全负向的。在一段关系结束后,你也许会通过不断回顾来“掩饰悲伤”,企图找出关系失败的原因,而这种建构出的原因,会对以后的生活继续产生影响。

沟通中有两种维度,并且这两种维度的深浅也会反过来影响沟通的程度,作者很学究的称之为“向度”:内容向度和关系向度。

内容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是无穷无尽的,好比谈到“洞”可以从黑洞谈到甜甜圈的洞,谈“石”可以从化石、玉石谈到滚石音乐。

内容信息并不是人们沟通时交换的唯一东西,沟通的内容还有第二层意义,就是关系向度,包括亲切感、即时性、尊重感和控制性。这四个方面设定了你的沟通的关系特征。

沟通并不是我们“对”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跟”别人做了什么。在这个意义上,人际沟通更像是跳舞-当然是需要同伴的那种舞蹈,取决于同伴的参与。



本书处处遗珠,时时金句,仔细阅读会对平时习以为常的人际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并通过文中细致讲解沟通的技巧有所领悟,的确是一本优质好书。

本书两位作者都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应用经验,从沟通的角度来看待人和人性,是非常独特的。

罗纳德•B•阿德勒(Ronald B.Adler),以沟通写作为专业。除本书外,还著有六本书,主题涵盖商务沟通、公共演讲、小团体沟通、独断力以及社交技巧。在写作和教学之外,他还帮助专业和商务人士改进他们在职场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拉塞尔•F•普罗科特(Russell F.Proctor),北肯塔基大学教授。于1 990年在一次沟通会议上与阿德勒相遇,两人就使用故事片作为教学用具达成了共识。多年来,他们围绕沟通这个主题广泛地撰写文章、四处演讲,并合作出版了许多教材。

本书的翻译也非常精彩,特别是关于沟通交流的感受的描述,虽然偶尔有些小错,且名词有些绕口,但是瑕不掩瑜。

四、能否推荐一本比较实用的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的书籍?

一、心理学+沟通的殿堂级经典读物。

本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本书既关注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介绍,也加入了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7大专栏、超过100篇文章,让你可以轻松学习和应用书中的沟通技巧。新增超过50部热门美剧、电影和真人秀的分析,让你可以轻松印证作者在每一章总结的沟通准则,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二、非暴力沟通 知名度最高的基本沟通技巧书籍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职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三、沟通圣经

《沟通圣经》从沟通的每个环节出发,对沟通渠道、沟通方式、沟通内容都有详细阐述。既让读者知道怎样做,又要让读者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练习提升。无论你当前沟通能力如何,这本书都会对你有所启发与提升。

四、《争辩力:10%的沟通决定你的成败》


让自己表达观点的权利受到尊重,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理界限。
如何在与他人对峙的威压之下,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本书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和插图,对争辩心理学的知识进行了讲解,还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书中易学易用的辩论技巧,来帮助读者学会如何赢得一场争辩。
当你赢得争辩之后如何获得对手的支持?输了争辩之后如何应对才能全身而退?如何化解非输即赢的困境?——书中也会给你具有现实意义的处理方案。
《争辩力:10%的沟通决定你的成败》带给读者的益处不在于书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醒你:隐忍不能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你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出相反的观点时,你的人际关系才是真正舒适的。争辩是形式,沟通是内容,完美沟通=60%倾听+30%表达+10%争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