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际沟通礼仪的注意要点
1.个人礼仪
(1)穿戴正式整洁大方,女士淡妆,必须佩戴工牌。
(2)仪态举止:
①谈话姿势: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②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③、坐姿: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④、走姿: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2.握手礼仪
(1)握手方式
①在送别客人时,应由客人先伸手告别,避免由主人先伸手而产生逐客之嫌。
②身体姿势:无论在哪种场合,都必须起身站直后再握手,坐着握手是不合乎礼仪的。握手时上身应自然前倾,行15度欠身礼。手臂抬起的高度应适中。
③手势:握手时必须用右手。握手时伸出的手掌应垂直于地面,手心向下或向上均不合适。握手时应掌心相握,这样才符合真诚、友好的原则。
④时间:握手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两手交握3~4秒,上下晃动最多2次是较为合适的。
⑤力度:握手的力度能够反映出人的性格。太大的力度会显得人鲁莽有余、稳重不足;力度太小又显得有气无力、缺乏生机。因此,建议握手的力度把握在使对方感觉到自己稍加用力即可。
⑥眼神:在握手的过程中,眼神要坚定沉稳。假如你的眼神游离不定,他人会对你的心理稳定性产生怀疑,甚至认为你不够尊重。
⑦微笑:微笑能够在任何场合为任何礼节增添无穷的魅力!握手的同时给对方一个真诚的微笑,会使气氛更加融洽,使握手礼更加圆满。
(2)握手的禁忌
①忌交叉握手。多人同时进行握手时,应该按照顺序一一握手,与另一方呈交叉状,甚至自己伸出左手同时与他人握手,都是严重的失礼行为。
②忌出手太慢。此举会让人觉得你不愿意与他人握手。
③忌在对方无意的情况下强行与其握手。
④忌带手套与他人握手。如果女士戴有装饰性的手套则可以不摘。
⑤忌在手不干净时与他人握手。此时可以礼貌地向对方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
⑥忌一触即把手收回,有失大方;握着他人的手不放则会引起对方的尴尬。
⑦很多男士在与女士握手时只握四指,以示尊重和矜持,但在男女平等的今天,这种握手方式已不符合礼仪规范。
⑧忌握手后立刻用纸巾或手帕擦手。
3.介绍礼仪
(1)介绍时必须离开座位,站立进行。
(2)先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
(3)如果是本单位与外单位的人会见,应该先把本单位的人介绍给外单位的人。
(4)男士与女士见面时,应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5)年长的同年轻的会见时,应把年轻者介绍给长者。
(6)如果是双方的年龄、地位差不多,可以先介绍与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一方。
如果要把一个人介绍给众多人,首先应给大家介绍这个人,然后把众人一一介绍给他。
(7)如果是参加聚会什么的,应该把迟到者介绍给早到者。
总之,首先介绍的往往是地位较低、年龄较小、与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
4.名片互换礼仪
(1)接受名片时,不要用手指压着并遮住对方的姓名;
(2)不要在手上把玩名片;
(3)不要把名片随意塞入西服或制服口袋里;
(4)收到名片仔细看后再装入名片夹,如不知姓名读法时,可向对方请教,不要含含糊糊。
(5)准备名片夹或将名片放在专门的包里,显得更专业;
(6)自己的名片和收到的名片分开放,避免再将收到的名片错发出去;
(7)双手递出名片,名字朝向对方,以示尊重,同时对方也能对你的名字一目了然;
(8)给出名片时,右手拿着名片,同时左手托住名片递出,一边自报单位及姓名,“你好,我是xxxx单位的xxx”。
5.电话礼仪
(1)国际通用接电话用语
总机:报单位(公司)名(声音应清晰柔和)
分机:部门名+自己的名字
直线:先报单位(公司)名+部门名
打电话应备物品:(电话记录本)便签纸+笔+相关资料,用于做记录或与对方交流。
(2)注意事项
①打电话时面带微笑以制造出愉悦的声音;最好在铃响三声内接起电话;
在接起电话后,问候对方并说出单位的名称;
②去电时先介绍自己,不要让别人猜,并先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
③谈论公事,尽量在上班时间。并事先准备好与电话内容相关的资料备查;
④重要电话,事先拟草稿。有重要的约定时,应重复你所记下的内容并确认这正是双方的约定;
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作做好详细的电话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⑥长话短说,不要在上班时煲电话粥或讲太久的私人电话;
⑦不要在电话时吃东西或心不在焉,对方能通过声音感受到,留下不好的印象;
⑧打电话时不要太大声,以免干扰到其他人。
⑨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礼貌的向对方解释并告知对方他/她来了之后会打电话给他/她,并请对方留下联系方法,在挂电话之前,重复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重要的细节;如对方不愿意,则不必“严加追问”;
⑩最后,向对方说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向对方说“再见”,别重重地放下电话听筒,轻放话筒、去电话一方或下级后放电话,以示尊重。
6.商务交谈礼仪
(1)注意事项
社交距离: 120-360cm
交谈六要素:微笑、姿态、身体前倾、音调、目光交流、点头
(2)交谈艺术:
①声音大小:全场听得见,声音有强弱变化
②讲话速度:快慢适中,约100-120字/分
③音调变化:配合面部表情,根据内容改变;④善于提问:能打开僵局和沉默,善于诱导启发和提出话题;⑤措辞格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避免粗俗和咬文嚼字;⑥幽默处理:通过语言反常组合构造幽默意境,营造谈话气氛,调动对方情绪;⑦委婉含蓄:不直接提及不愉快的事情,用侧面言辞来传递信息,通过幽默,转折,诱导等方法否定,不直接说“不”;⑧耐心倾听:耐心,目光专注;不轻易打断,补充,纠正,质疑对方;及时予以回应,不显烦躁。
(3)谈话方式的禁忌①切忌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或我行我素地高谈阔论,应顾及周围人的谈话和思考。②切忌喋喋不休地谈论对方一无所知且毫不感兴趣的事情。③应避开疾病、死亡、灾祸以及其他不愉快的事这样的话题,以免影响情绪和气氛。④不要问过于私人的问题,例如询问女性的年龄、是否结婚等,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⑤不要在社交场合高声辩论,也不要当面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⑥不要出言不逊,恶语伤人。⑦切忌在社交场合态度傲慢、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夸夸其谈。⑧切忌与人谈话时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⑨谈话时不要手舞足蹈。⑩谈话前忌吃洋葱、大蒜等有气味的食品。
7.会议礼仪
(1)会场布置简洁、清爽,突出重点; 灯光布置柔和、清晰,不宜用旋转灯;
(2)会场温度适中(太热、太冷,24-26度为宜);会场湿度50%的相对湿度为宜(加湿或提供饮水);
(3)会场大小以每人两平方左右考虑。
(4)会议座位排列的原则:在国际商务活动当中,座位的排列应遵循三个原则,即以前为上、以中为上和以右为上。
(5)商务与国际礼仪位次的排列方法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人的右手排第一位来宾,主人的左手排第二位来宾。一般来说,两端均由主方人员把边。
(6)如会谈长桌一端向正门,则以入门的方向为准,右为客方,左为主方。
(7)参会人员的会议礼仪严格守时,着装整齐、规范,仪容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坐姿端正,不大声打哈欠,打哈欠时用手遮住;不在会议进行中交头接耳,谈论与会议无关的事;会议中应将手机关闭或调到振动,需接重要电话时应小声或离开会场再打,以免影响其它参会者;尽量减少会议中离座的次数,进出会场注意轻手开关门,不要发出哐哐声;认真倾听会议主持者的发言,通过会议掌握更多的信息,达到参会的目的。
8.中餐(汉餐)礼仪
(1)适量点餐,不铺张浪费;
(2)不替对方夹菜,如有需要时应使用公筷;
(3)吃饭时切忌出声、张嘴咀嚼、咀嚼食物时说话、不遮挡剔牙,或说话挥舞筷子;
(4)吃饭时不要高声喧哗,特别是有外宾时;
(5)如有外宾,则不宜点动物内脏等,鸡、鸭等食物不要带头。另,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忌讳和用餐习惯,应加以考虑;
(6)饮酒时应考虑客人酒量,应友好但随意,不要强迫或灌酒;
(7)不要在用餐的同时抽烟;
(8)不要在菜肴中翻找自己喜欢的菜;
(9)将食物残渣及纸巾放入渣盘中,不要堆在桌上或扔在地上;
(10)不用同一块食物咬后在沾碟中沾第二次,可用公勺盛汁浇在食物上食用;
(11)洗指碗洗手时只将手指沾洗即可;
(12)勿在打开餐巾纸包装时拍得噼啪作响。
扩展资料:
礼仪(lǐ yí):礼节和仪式。如礼仪周到、外交礼仪。出自《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二、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有哪些
交谈礼仪包括:
(1)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时的态度是决定谈话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为谈话双方在谈话时始终都相互观察对方的表情、神态,反应极为敏感,所以谈话中一定给对方一个认真和蔼、诚恳的感觉。
(2)对他人应多用敬语、敬辞,对自己则应多用谦语、谦辞。谦语和敬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对内,后者对外,内谦外敬,礼仪自行。
(3)语音、语调平稳柔和一般而言,语音语调以柔言谈吐为宜。
(4)谈话要掌握分寸在人际交往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怎样去说才更符合人际交往的目的,这是交谈礼仪应注意的问题。
(5)交谈注意忌讳在一般交谈时要坚持“六不问”原则。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与人交谈中,不要好奇询问,也不要问及对方的残疾和需要保密的问题。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以下详细提供社交礼仪中的交谈礼仪:
目光是人在交往时,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如实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应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
(1)注视时间: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与对方目光接触应该累计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其余30% ~50%时间,可注视对方脸部以外5~10 米处,这样比较自然、有礼貌。
(2)注视区域:场合不同,注视的部位也不同。一般分为公务凝视、社交凝视、亲密凝视。
(3)注视方式:无论是使用公务凝视、社交凝视或是亲密凝视,都要注意不可将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所要注视的位置上。
这是因为,人本能地认为,过分地被人凝视是在窥视本身内心深处的隐私。
所以,双方交谈时,应适当地将视线从固定的位置上移动片刻。
这样能使对方心理放松,感觉平等,易于交往。
当与人说话时,目光要集中注视对方;听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眼睛,这是一种既讲礼貌又不易疲劳的方法。
三、交际礼仪与口才大全
(1)宽容的原则。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2)敬人的原则。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3)自律的原则。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4)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
四、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的关系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增加西方文化的理解。
五、交际礼仪常识
01
第一准则是:
不要界限不明。
所谓界限,就是明确什么是“
我的事
”,什么是“别人的事
”。“
我的事
”,你当然要处理。“
别人的事
”,你无须多费心。比如:
你和A的关系,是“
我的事
”,你得自己来应对。但是,A和B、A和C、A和D、A和E……之间的关系,之于你,都是“
别人的事
”,不要过分关心。02
别人的男朋友,别人的女朋友,都不要瞎打听,更不要瞎干涉。
别人的家庭,也不要过分好奇。
同样,你的私生活,也不要逢人就说。
这并不能为你带来真正的认同和接纳。
03
如果你是年轻女孩,一定要警惕对你“很好”的已婚男士。
如果他有意无意地提起“婚姻不幸”,能跑多远跑多远。
披着羊皮的狼比狼更可怕。
04
不要讨尊重,不要求认同。
你的实力强了,素质高了,尊重与认同自然会来。
05
宁与聪明人争执
1年
,不与傻瓜吵架1秒
。06
人际关系有两种,一种能令你不断成长,一种令你不断消耗。
前者是
滋养型人际关系
。后者是
消耗型人际关系
。记住:只有前者,才是你应该投注时间的地方。后者能疏远就疏远,能断绝就断绝。
07
万不得已,不要和别人借钱。
而如果有人来向你借钱,做好他不还的准备。
08
与人交谈时,注意倾听。
不要急于评价,也不要急于总结。
大多数时候,倾诉者需要的是
共情
,而不是说教
。09
不要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
不要对关系的牢固、持久、亲密太过乐观。
人走茶凉是最现实、也是最好的关系状态。
10
别人之所以帮你,是因为你有值得帮的价值。
11
把“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
把“你的事怎么样了”换成“咱们的事怎么样了”。
把“谢谢”换成“谢谢你”。
12
秒回邮件、信息、微信的人,都很讨人喜欢,也会获得效率高、态度好、工作能力强的印象。
13
朋友是交换观念或利益的人,不是交换秘密的人。
14
坏话当面说。
好话背面说。
你一定要知道,你对人的评价,不论好坏,总有一天会传到ta耳朵里去的。
如果她听到坏话,杀了你的心都有。
如果她听到好话,一生都会对你充满感激。
15
不要挤圈子。
要把自己变成圈子。
这才是挤圈子的最高级别。
16
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狡辩,不要推卸,不要耍赖。
承认它。负责它。
把“其实我真的尽力了”换成“我错了,我会尽全力来弥补!”
把“这个是有原因的”换成“请放心,我会承担后果”。
17
和人交心慢一点,再慢一点。
和人绝交快一点,再快一点。
18
少一点自夸。
多一点自嘲。
大多数时候,
言辞上的退让=好感上的增加
。19
一个人1%的情绪,可以通过亲友或爱人来化解。
但99%的情绪与挑战,你都是要独自去面对的。
而这个过程,叫做成长。
20
远离八卦婆和垃圾人。
不管她们说的八卦有多香艳刺激;
也不管垃圾人表现得多我行我素。
21
大部分的争论都是无意义的。
理性而聪明的真理追求者毕竟少。
因此,大多数人会因为无谓的争论变成敌对关系,没必要。
卡耐基说过:“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要是赢了,还是输了。”
22
如果非要争论,记得以下原则:
可以有对抗行为,但不要有对抗情绪。
对抗情绪是消极的,向内的,是自毁毁人的愤怒或哀怨,对人对事都无益处。
23
朋友圈发群体照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别人也P一P。
24
为人不要双标。
25
群体活动时,不要摆臭脸,不要故作深沉或幽怨,不要大小姐脾气。
这时候,应该和大家融为一体,一起嗨,一起闹,一起唱,一起跳。
如果当天没心情,或对这种活动没兴趣,果断拒绝。
千万不要去了之后摆出一幅“我本来不想来,是你们非要我来”的表情。大家杀了你的心都会有。
26
不要有讨好型人格。
你为别人擦1次桌子,别人会心怀感激;如果你为别人擦10次桌子,别人会形成惯性,哪天你没擦,他反而会觉得你对不起他。
其他事件也是一样。
把讨好他人的时间用来投资自己。
要知道,
没实力的时候,你的付出都是在做无用功。
别人不会太领情,只会计较还能从你这儿再榨取多少。27
决定帮助别人时,话不要说太满。
要说:我也能力不够,没太大把握,我只能说尽力试一试……
28
你没那么多朋友。
不要提到A“这是我朋友”;
提到B“也是我朋友”;
提到CDEFG,“哈,都是哥们,有事您尽管说话,我打个电话就能办成……”
这么浮夸,不仅不会增加你的价值,反而会令大家不敢信任。
29
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三个方法:
1,看他最亲密的五个朋友;
2,看他的原生家庭。
3,看他把时间花在哪。
30
陷入低谷的时候,不要期待有人会来救你。
事实上,除了你自己拯救自己,很少有人会伸出手。
而这种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
不要停。走出低谷的方法,就是再走一步。
31
热衷于集体活动的人不值得深交。
32
包里随时准备好一把梳子、一瓶漱口水、一包纸巾、一包湿巾。
注意:邋遢的仪表会令人本能地厌恶,浓重的口臭会让你在别人心中印象负分。
33
不要急于发表观点。
如果你还摇摆不定,半信半疑,或者谈话内容超出了你的专业范畴和信息库,请学会沉默。
34
一个被男人所追捧的女人,并不能说明什么。
一个被女人们所接纳的女人,才是真的有过人之处。
35
去锻炼身体吧。
科学研究,有固定健身或运动习惯的人,其社交魅力比不锻炼的人高出30%至50%。
36
尽量别说谎。
因为,你要用100个谎言来圆1个谎,成本太大。
而100个谎言被戳穿概率太高。
一旦揭穿,信用破产,不划算。
37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把“你这人什么都做不好”换成“这件事你没做好”;
把“你这人就是失败,就是LOW”换成“这件事你做得很失败”。
把“你没救了”换成“这件事没救了”。
38
不坚守的界限毫无价值。
界限就是门,你不关,别人随时可以进来,打扰和侵犯你的私域,门就等于形同虚设。
界限失守的越多,人生就沦陷得越多。
39
有委屈要说出来。
有不公要争回来。
爱上一个人时要追回来。
40
别人自嘲的时候,你要捧,而不是顺势去踩。
比如,有人自嘲说:“像我这样一无是处的穷逼……”
你要说:“和我比起来,你已经是迪拜的跨国财团老总了!”
而不是“你确实穷”。
41
人可以说直话,但要看对象,看场合,看交情。
对象是挚友,是闺蜜,可以偶尔直言。
场合温馨融洽,也可以掏掏心窝子。
交情到了,可以互黑。
其他时候,
慎直
!要知道,
大多数人都是讨厌心直口快的。
42
对外人好10000分,不如对家人好100分。
43
三个朋友在一起时,其中两人不要太热络,要兼顾另一人的感觉。否则另一人会有浓浓的被无视、被冷落的低价值感。
44
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人的梦想。
45
谎言要慎听。你就不会被欺、被骗、被辜负;
诺言要慎许。你就不会欺人、骗人、辜负人。
46
别人帮助过你,一定让他知道你的感激。可以回报一份礼物,或为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暂时做不到,在公开场合对他表示真诚的谢意。
47
对待服务员、清洁工、收银员、保安、外卖小哥等服务性人员,态度要尊重。
最后,如果不从内心接纳,所有的准则都只是字符。
如果不行动,所有的道理都只是说教。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两步是:
理解,行动
。——End——
喜欢就点个赞呗(*¯︶¯*)
欢迎关注我,我会每天更新3个以上高质量回答~~
六、交际礼仪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
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七、交际礼仪的规范
一、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平等原则:这是礼仪的重要核心,是指以礼待人要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持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对所有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2、真诚原则:诚信原则是指遵时守信,“人无信不立”取信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运用礼仪时,要诚信无欺,保持言行一致,要表里如一。
3、宽容原则:宽容就是心胸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不仅要严于律己,还要宽以待人。能够为他人着想,能原谅他人过失,也是一种美德,是现代人的一种礼仪素养。
4、自律原则: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礼仪就像一面镜子,当你对照着它,你会发现自己的品质是真诚、高尚还是丑陋、粗俗。能够真正的领悟礼仪、运用礼仪,主要是还要看你的自律能力。
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遵守原则:,每一位参与者在一些交际应酬中,都要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能够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
6、适度原则:在应用礼仪时要一定要注意,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7、从俗原则:由于国情不同,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也不一样,入乡随俗,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尊敬。能够和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不能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8、敬人原则:在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时刻保持敬人之心,处处不可失敬于人,更不能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和侮辱对方的人格。
八、交际礼仪包括哪些
1 陪酒有规矩2 陪酒是一种社交活动,在这样的场合中需要注意的礼仪规矩很多,例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尊重宾客,注意饮食卫生等等3 此外,陪酒人也需要掌握一些交际技巧,比如如何疏导尴尬场面,如何融入气氛等,这些都是需要不断练习和掌握的。总之,陪酒作为一种社交方式,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矩和交际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交际目的。
九、交际礼仪百科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意义: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各种商业活动不胜枚举。此时,人与人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本能需要,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加强自我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就需要一种有效地行为约束准则即现代商务礼仪来对商务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其符合各方的道德和审美标准,以提高个人的亲和力,得到别人的肯定。
十、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的区别
交谈指以语言方式,来交流各自的思想状态,是表达思想及情感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在人际关系中的"礼尚往来"中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可以说,在万紫千红、色彩斑斓的礼仪形式中,交谈礼仪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强化语言方面的修养,学习、掌握并运用好交谈的礼仪,是至关重要的。
交际(注音:jiāo jì),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其真实、自然、没有手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