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谈判技巧应该注意哪些?

199 2023-11-23 22:50 admin   手机版

一、谈判技巧应该注意哪些?

1.不可接受对方的第一次出价。同理:如果对方接受了我们的第一次出价,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争取找到加价的方法!这个原因是,太容易得来的东西让人感觉不踏实。无论价格是偏高还是偏低,一次定价,事后无论是买方或者卖方无一例外都会出现后悔的心理,这样心态必然会影响下一次的交易! 2.适当地开高价。同理:要适当地还低价。要留有余地,避免僵局出现!毕竟成交的达成在于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不同,卖方算的会是成本加利润,而买方算的可能是投入和产出!高价格才能产生高利润,高利润才是发展的依据。在你眼中的高价格,在对方眼中可能是相当不错的价格,因而合理利用开高价还低价有助利润的提高。 3.挤牙膏的原理。从对方让步的幅度判断后面的余地。作为销售人员,绝不应该先下降一个小幅度的价格,再下降一个大降度的价格。降价幅度只有越来越少,而不应该会突然放大。 4.“推土机原理”,与对方协商时,应该尽量使用“请给一个合适的价格吧”,而不应该使用“这个价格可以再便宜一点吗!”。要将主动权放在自己的手上,而不应该受制于对方。 5.保留筹码!谈判是一种交换,但交换的不仅仅是利益,交换的更是感觉!保留筹码就是保留主动! 6.利益放大镜-要求回报。容易得到的东西经常不被珍惜,所以在与对方交涉时,要让其有受阻的感觉。在学会放大利益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服务是种感觉,结束了服务是会贬值的。而且要敢于向对方提出相应的要求,以让对方感觉到这样的服务与条件难得! 7.上级策略!当问题的进展没有如预期中顺利的时候,应该将问题放下,向对方道明“回去和上级商量一下”!商量的对象一定是抽象的,不能说与上级的某位商量,而应该指一个抽象的公司实体,要让对方觉得你是与他站在“同一战线”谋求利益的。应对对方也使用上级策略时,应该试探其真实性,并且适应抬高对手的个人地方,暗示对方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8.时间锁。谈判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时间。时间往往是心理施压的要点。通常,80%的让步是在谈判结束前的20%的时间内完成。这里值得注意是,绝对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时间分配,即不能让对方知道谈判结束的时间。 9.好人恶人。一场完全没有给对方施压的谈判,是不可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只有让对方感受到压力,才能打乱对方计划好的策略,即谈判时常有人扮演好人有人扮演坏人。 10.放弃策略。巧用心理学中的“紧张与松弛”原理,先做出让步举动,让对方突然放松,再做出进一步的谈判。 11.“得尺进寸”与“得寸进尺”。利用“层递效应”和“紧张松弛原理”,在对手进入角色后逐步深入。“得寸进尺”,先以小步推进,取得信任和好感再提出大的要求;“得尺进寸”,在对方考虑的过程中一点点蚕食。 12.反悔策略。追加利润的小伎俩,不改到得太多,配合突如其来的“升级策略”,在计划好以后完整应用。但不应多次使用,不然影响信誉。 13.转移注意力。提出难以完成的任务,或者是将放大已有的“缺点”,反向对对方施加压力,而占回主动。

二、谈判的方法有什么

谈判中常用的基本策略都有哪些呢?

将人们常讲的“软磨硬泡”运用到商业谈判中,以耐心、耐性和韧性拖垮对手的谈判意志,从而达到已方预期谈判目标的方法。其常用的基本策略有:疲劳战、泥菩萨、挡箭牌、磨时间、车轮战等。

疲劳战

通过谈判中各种有意义的超负荷,超长时间的谈判或故意单调的陈述,使对手从肉体上到精神上感到疲劳,从而使其因疲劳造成漏洞,甚至动摇立场。

泥菩萨

即在谈判中,一旦对自己不同意的立场、方案表示否定的态度后,即守着不动的做法。像泥塑的菩萨一样,表面上无动于衷,实际上不解决任何问题,只有等对方无望,改变态度和建议方案,才重新考虑自己的态度。

挡箭牌

即为了阻止对方的压力,反对己方不同意的立场和方案,坚持己方的条件,而寻找各种借口和遁词的做法。具体做法有:其一,隐蔽自己手中的权力。其二,矛盾上交,即将问题的解决上级或老板身上。其三,金蝉脱壳,即将实质上均由自己操纵的事,改造成自己与对手不交手,交手的义务是第三者,第四者的方法。

磨时间

即以重复、慢节奏、善待来损耗谈判时间,造成谈判的低时效,以压那些与时间关系重大的对手尽早做出让步的做法。

车轮战

即以多个对手针对某个论题或几个论题,轮番上台与对手辨论,在会场造成一种紧张、论理强硬的气氛,给对手精神上形成沉重的压力,迫其在疲于应付中主动退却的做法。

三、谈判与推销技巧是是、?

   依照惯例,发起谈判者应该先报价,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应由投标者先报,卖 方与买方之间应由卖方先报。先报价的好处是能先行影响、制约对方,把谈判 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内,在此基础上最终达成协议。比如:你报价一万元,那么 ,对手很难奢望还价至一千元。南方一些地区的服装商贩,就大多采用先报价 的方法,而且他们报出的价格,一般要超出顾客拟付价格的一倍乃至几倍。

  1 件衬衣如果卖到60元的话,商贩就心满意足了,而他们却报价160元。 考虑到很少有人好意思还价到60元,所以,一天中只需要有一个人愿意在160 元的基础上讨价还价,商贩就能赢利赚钱。当然,卖方先报价也得有个 “度”,不能漫天要价,使对方不屑于谈判——假如你到市场上问小贩鸡蛋多 少钱1斤,小贩回答道300元钱1斤,你还会费口舌与他讨价还价吗?? 先报价虽有好处,但它也泄露了一些情报,使对方听了以后,可以把心中隐而 不报的价格与之比较,然后进行调整:合适就拍板成交,不合适就利用各种手 段进行杀价。

   ?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某公司当电气技师时,他的一项发明获得了专利。公 司经理向他表示愿意购买这项专利权,并问他要多少钱。当时,爱迪生想:只 要能卖到5000美元就很不错了,但他没有说出来,只是督促经理说:“您 一定知道我的这项发明专利权对公司的价值了,所以,价钱还是请您自己说一 说吧!”经理报价道:“40万元,怎么样?”还能怎么样呢?谈判当然是没 费周折就顺利结束了。

  爱迪生因此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款,为日后的发明创造提供了资金。?先报价和后报价都各有利弊。谈判中是决定“先声夺人”还是选择“后发制人 ”,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处理 一般来说,如果你准备充分,知己知彼,就要争取先报价;如果你不是行家, 而对方是,那你要沉住气,后报价,从对方的报价中获取信息,及时修正自己 的想法;如果你的谈判对手是个外行,那么,无论你是“内行”或者“外行” ,你都要先报价,力争牵制、诱导对方。

  自由市场上的老练商贩,大都深谙此 道。当顾客是一个精明的家庭主妇时,他们就采取先报价的技术,准备着对方 来压价;当顾客是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时,他们多半先问对方“给多少”,因 为对方有可能报出一个比商贩的期望值还要高的价格。? 先报价与后报价属于谋略方面的问题,而一些特殊的报价方法,则涉及到语言 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

  同样是报价,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效果也是不一样 的,下面举例说明之。省保险公司为动员液化石油气用户参加保险,宣传说: 参加液化气保险,每天只交保险费一元,若遇到事故,则可得到高达一万元的 保险赔偿金。这种说法,用的是“除法报价”的方法。它是一种价格分解术, 以商品的数量或使用时间等概念为除数,以商品价格为被除数,得出一种数字 很小的价格商,使买主对本来不低的价格产生一种便宜、低廉的感觉。

  如果说 每年交保险费365元的话,效果就差的多了。因为人们觉得365 是个不小的数字。而用“除法报价法”说成每天交一元,人们听起来在心理 上就容易接受了。 由此想开去,既然有“除法报价法”,也会有“加法报价法”。有时,怕报高 价会吓跑客户,就把价格分解成若干层次渐进提出,使若干次的报价,最后加 起来仍等于当初想一次性报出的高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