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话剧的艺术性

来源:www.hylnbx.cn   时间:2023-07-03 18:29   点击:12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话剧的艺术性

文学艺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它包括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书法,雕塑)和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文学是语言艺术,广义的艺术概念包括文学在内。

文学艺术既要讲求实用性还要讲究审美性。没有实用性只讲审美性,文学艺术就会变成空的、天方夜谭式的华丽的空壳;没有审美性,只讲实用性,文学艺术有可能变得枯燥无味,甚至对社会有害,所以一定得有审美情趣。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更重要的,应该是实用性。

二、话剧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哪里

藏戏这篇文章的主题: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主要内容: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描绘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和鲜明的特色,表现出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先用三个排比句来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描写了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紧接着作者又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并简略地说明了藏戏的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唱腔、动作丰富多彩等。

最后作者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三、话剧艺术的理解

1,话剧如同生活,每一场都真实发生在当下。

剧院现场的每一场戏,都不可复制并且注定消逝。作为演员,每一次的表演都带着不同的韵味,让角色活在现实,每个人都赋予其不同的理解。而作为观众,我们所感受到的不再是冰冷的荧幕和一遍遍NG过切换过的镜头,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角色站在我们的眼前,用真实的笑语,真实的泪水,真实的容音带给我们最直观的体验。

2,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亲临者。

话剧最大的特别之处,是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深刻体会到的那种静谧和神圣。不论多近的时代背景,影视作品都如同在讲一个久远的故事,而在观看话剧时,我们好像成为了故事里的一个角色。舞台上的他们感受着观众的情绪,可以对观众的反应做出回馈,舞台下的我们,可以身临其境近距离互动。我们变成故事的亲临者,只有当万籁俱寂过后,那排山倒海的喝彩声才真正将我们带回现实。

3,话剧的每一次突破都令人惊奇。

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话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时空局限。但话剧的一大魅力,是即使我们知道它有很多表演形式上的桎梏,但在突破这层层局限后的所有都令人惊奇。除了演员的表演赋予死的言语新的生命,观剧现场的灯光、氛围、舞台效果等等无一不在牵动着观众的情绪。每一场的突破,都会带来新的体验,并将故事完全升华。在这背后,是无数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当他们累到虚脱站在我们眼前,手捧鲜花眼含热泪,那是他们对话剧的热爱,而我们,是他们的见证。

四、话剧的美

说到戏曲,兴趣来了,记得以前戏曲频道有一句开场白是:“戏剧大舞台,人生大智慧”,所以我挺喜欢看戏的。

戏曲名家有很多,不知你指的是作家?演奏家?还是表演艺术家?不过我对作家和演奏家不了解,只知道一些表演艺术家。

我看过的戏蛮多,有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新凤霞的评剧《刘巧儿》和《花为媒》、严凤英的黄梅戏《天仙配》和《牛郎织女》、何赛飞的越剧《五女拜寿》和《红楼梦》、任剑辉的粤剧《帝女花》等等,所以知道一些戏曲和戏曲表演艺术家。

我知道的比较有名的表演艺术家有:

【一】黄俊英

《大排档小唱》、《花好月圆》、

《三六九查户口》、《呆佬贺中秋》、

《盲公问米》、《歌迷与迷歌》、

《让欢笑充满人间》、

《快三、慢四、的士高》、

《无牌医生》、《新潮打金枝》、

……

……

【二】倪惠英

《红烛泪》、《剑归来》、

《白蛇传》、《红棉颂》、

《梦会太湖》、《残夜泣笺》、

《花田错会》、《范蠡献西施》、

《南越王后》、《睿王与庄妃》

……

……

【三】丁凡

《狸猫换太子》、《沙家浜》、

《宝莲灯》、《魂牵珠玑巷》、

《紫钗记》、《十三妹》、

《宝玉哭晴雯》,《兰陵王》、

《梅开二度》、《唐明皇与杨贵妃》

……

……

【四】红线女

《昭君出塞》、《荔枝颂》、

《蔡文姬》、《沉醉东风》、

《关汉卿》、《搜书院》、

《苦凤莺怜》、《斗气姑爷》、

《一代天骄》、《蝴蝶夫人》

……

……

【五】新马师曾

《万恶淫为首》、《卧薪尝胆》、

《光绪皇夜祭珍妃》、《胡不归》、

《貂蝉》、《西施》、《仕林祭塔》、

《孝感动天》、《雄肝胆美人心》、

《凤烛烧残泪未干》

……

……

【六】黄新德

《风尘女画家》、《徽商情缘》、

《龙女》、《风雨丽人行》、

《无事生非》、《夫妻观灯》、

《宋徽宗与李师师》、《红丝错》、

《戏牡丹》、《遥指杏花村》

……

……

【七】马兰

《海滩别》、《女驸马》、

《远山含笑》、《西厢记》、

《遥指杏花村》、《梁祝》

《龙女》、《红楼梦》、

《罗帕记》、《无事生非》

……

……

【八】韩再芬

《四季美人》、《女驸马》、

《徽州女人》、《徽商情缘》、

《孟丽君》、《情深深意绵绵》、

《桃花扇》、《李师师与宋徽宗》、

《龙凤奇缘》、《王昭君》

……

……

【九】严凤英

《天仙配》、《黄贵与李香香》、

《菜刀记》、《春游》、《对花》、

《牛郎织女》、《拉郎配》、

《女驸马》、《小辞店》

《春蚕到死丝不断》

……

……

【十】王少舫

《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

《白蛇传》、《夫妻双双把家还》、

《天仙配》、《宝莲灯》、

《牛郎织女》、《韩宝英》、

《状元府》、《无事生非》

……

……

五、话剧的魅力和精髓

作为艺术形式的 戏剧,吸引观众观赏和体验,而且观众所体验到的正是日常生活中所提练出来的生活精华,而戏剧里的故事,却是对生活提炼后不同形式的再现。

戏剧是最伟大的艺术形式,是一个人能够与别人分享关于人之所以为人感受的最直接的方式。

可以这么说,已有数千年历史的戏剧的魅力至今仍然不可替代。

六、话剧的美学

  戏剧美学,是戏剧学与美学两者之间相互交错和紧密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戏剧的美和审美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戏剧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外乎是戏剧美的哲学、戏剧美的本质特征、戏剧社会学等等。但最根本的是研究戏剧美的特殊性,即主要的审美特征。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以表演艺术为中心,融合了多种艺术要素。它需要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基础;需要舞台装置,如灯光、道具、服装布景等用以表明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身份;需要有演员的表演用以表达剧情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各种艺术,如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都要改变自己原有的独立性,而“化合“(不是“混合”)成戏剧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塑造完整而生动的舞台形象和表达戏剧的思想内容服务。集中、尖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是戏剧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可以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戏剧正是通过一系列动态的矛盾冲突来展示情节、表现人物的。戏剧的语言叙事性与抒情性并重,并且富有动作性。戏剧的表演外形动作与内心动作并重。  戏剧是一种凭借舞台表演的直观性艺术。它所使用的媒介和手段,区别于文学、绘画、雕刻,也区别于影视靠影像再现人物形象,而是同看戏的观众一样能呼吸、有动作、会说话、活生生的人——演员。舞台形象既是视觉形象,也是听觉形象,而且是立体的,能活动的形象,是由演员与观众直接交流来产生审美效果,而不是像影视那样靠影像与观众间接交流产生审美效果。因此,戏剧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最容易给观众以直接感性的真实性感觉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或者我们通常说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七、话剧的魅力是什么

话剧在之前的确是先人们基于消遣娱乐的目的创作出来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在如今这类艺术消失殆尽的时代,话剧的艺术性,可观欣赏性和其更深层次的文化特征,使它不仅仅能够作为一种和电视电影相通的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艺术的传。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演员们在舞台上进行话剧表演,其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是电影电视所不能达到的,就像皮影有其独特的魅力一样,话剧的魅力和吸引力不会因为电视电影的普及而消失,相反的,和近年来人们对书信的追忆和复辟一样,话剧因此在人们的心中甚至于艺术史上拥有的地位反而不可被取缔。至于高雅和高大上的标签,不可否认某些人的炒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艺术的理解本来就见仁见智,话剧也的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人广泛接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