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预备党员座谈会发言记录
预备党员群众座谈会可以是支部的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
入党对象在成为发展对象之后,参加发展对象培训班并取得结业合格证,支部组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听取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对入党对象的意见建议,然后支部可以对入党对象进行发展前的公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上级党委审批预审后,可召开党员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
二、发展预备党员谈话会发言稿
和积极分子的谈话记录一样 谈话时间 谈话地点 谈话人物 记录人 谈话内容
三、发展预备党员谈话会议记录
与发展对象谈话:
1. 谈话人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
2. 谈话内容:
◇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
◇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的情况,特别是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员权利和义务、党的组织原则、纪律等方面了解的情况;
◇对时事政治的了解情况及立场;
◇为争取入党作过哪些努力,主要优缺点;
◇对党有哪些要说明的;
◇对支部大会决议的态度等。
谈话时,要注意因人而异, 讲究方式方法,态度要和蔼亲切,尽可能使发展对象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 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3. 谈话后,谈话人要在《入党志愿书》有关栏目中填写意见,包括谈话的主要内容, 对发展对象的主要看法及是否同意接收入党的意见。
四、发展预备党员谈话问题与回答大全
从政治、工作、学习、生活几方面填写。给你一个参考模板:收某某党委委托,我们与某某通知进行谈话。谈话发现,该同志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生活中团结同学(同事),生活作风正派;入党手续齐全,基本具备了预备党员的条件。
五、发展预备党员 谈话
对党的认识?如何表现?如未转正是什么态度?
六、发展预备党员谈话记录
接收预备党员前党委一般会委派专人与发展对象进行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内容。
入党对象在经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通过接收为预备党员后,应当向上级党组织报备同意,上级党组织会委派党委组织员与发展对象进行谈话,谈话需要围绕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现实表现等内容进行谈话。
七、预备党员发展谈话记录表谈话内容
同志,你已经被批准为预备党员,还一年了,目前工作情况还是比较好的,通过这次谈话,能够积极努力六期转正
八、发展预备党员座谈会记录
发展党员流程五个阶段
发展党员一般分为申请入党阶段、发展对象阶段、支部大会阶段、预备党员阶段、预备转正阶段等五个阶段。
(一)申请入党阶段
1、自愿提出入党申请。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主要表现。所在党组织接到申请后,应确定一个下属党支部为发展党支部。该党支部应及时派人与入党申请人谈话(一般在15天内进行谈话),进行入党教育和鼓励。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报告一年以上的入党申请人通过党支部考察,并报请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研究同意,可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报街道党工委备案。之后,由基层党组织从街道领取并下发《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并从发展党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3、培养考察。考察期自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算起。积极分子每季度要向党支部提交思想汇报,党支部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每次考察情况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考察期间,要认真执行《发展对象志愿服务制度》。
(二)发展对象阶段
1、确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经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讨论,形成书面材料,报请街道党工委研究同意后方可成为发展对象,街道组织人事办公室对其本人下发《入党志愿书》。未经街道同意,擅自确定发展对象并提交支部大会讨论的,街道将不予通过,并取消该基层党组织本年度发展党员资格。
2.发展对象培训。发展对象要由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为5-7天(不少于40个学时),并参加党的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合格的方可纳入公示和政审。“两新”组织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可通过“党建信息港”在线学习城进行网上学习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不能发展入党。
3、召开群众座谈会。入党积极分子所在基层党组织及时召开群众座谈会,邀请党内外群众对该同志积极分子考察期的工作生活表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是否同意吸收该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并形成书面材料。
4、发展对象公示和政审。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要认真做好公示和政审工作。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政审要详细了解本人及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人员的政治表现情况,并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在政审中不得弄虚作假、随意简化程序,未经政审的不能发展入党。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5、确定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由发展党支部中的两名正式党员担任,指导申请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填写介绍人意见。
6、填写入党志愿书。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要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和伪造。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7、基层党组织审查。召开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班子会议审查和通过发展对象,认为发展对象合格和手续完备后,即提交支部大会进行票决审议。
(三)支部大会阶段
1、党支部公示。党支部填写《吸收预备党员公示表》,对通过的发展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公示的内容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及职务、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间、培养联系人、接待来信来访的单位、地点和联系电话等。公示后,填写《发展新党员公示情况上报表》。
2、召开支部大会。公示期结束,无异议的可召开支部大会。发展对象本人必须到会。有超过本支部应到党员总人数三分之二的党员到会,会议方能进行。大会主要包括六项议程:入党申请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向组织说明的其它问题;党小组和介绍人要介绍入党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支委会报告对入党申请人审查情况;与会党员对入党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申请入党对象表明态度;会议表决应采取无记名票决的形式进行,表决时需有超过本支部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一半以上党员同意的才能通过。党支部出具吸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并填写《发展新党员审阅登记表》、《发展新党员报审情况表》。
3、上报材料和谈话。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要对支部报来的入党材料进行审查,资料齐备后上报街道进行审查。街道一般于每年6月份对新党员进行集中谈话,针对谈话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指出今后的努力的方向,并将考察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
4、党工委审批。对审批新党员必须召开党工委会议进行集体讨论和表决,党工委审批的意见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并通知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
(四)预备党员阶段
1、下发文件通知。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接到街道党工委入党审批文件后,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告诉其交纳党费的时间、规定等。
2、入党宣誓。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入党宣誓仪式活动一般由街道党工委统一组织,于每年“七一”前夕举行,预备党员本人必须到会。
3、预备期培养考察。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在预备期内定期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全程记实制》进行全程记实。预备党员每季度一次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预备党员的党员档案原则上由街道党工委负责保管一年,按期转正后及时存入本人档案。
(五)预备转正阶段
1、转正申请。预备党员考察期为1年,本人在预备期满前提前15天,主动向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根据1年来的考察情况,认真填写《中共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登记簿》,并在基层党组织班子会议上讨论。
2、召开群众座谈会。预备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及时召开群众座谈会,邀请党内外群众对该同志预备考察期来的工作生活表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是否同意该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形成书面材料。
3、转正公示。讨论通过后,由党支部填写《预备党员转正公示表》,对拟转正的预备党员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公示的内容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及职务、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间、成为预备党员时间、接待来信来访的单位、地点和联系电话等。公示后,填写《预备党员转正公示情况上报表》。
4、召开支部大会。公示期结束后,党支部要及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集体讨论决定,会议要求与预备党员接收相同。党支部出具转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决议,并认真填写《预备党员转正报审情况表》、《预备党员转正审阅登记表》。因组织关系调转接收延误、预备期考察不合格等原因须延长预备期的,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最短不能少于半年。延长预备期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上报延长该同志预备期的请示报告,并经街道党工委审批后方可进行转正手续。延长预备期期满后,由社区党委(总支)视情况作出转为正式党员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并报街道党工委审批。
5、上报材料。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要对支部报来的转正材料进行审查,资料齐备后上报街道进行审批。
6、街道党工委审批。街道召开党工委会议,审批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在《入党志愿书》上填写审批意见,并下发预备党员转正的文件通知。
九、发展预备党员谈话记录范文
谈话内容:申请人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对党的基本知识是否了解,入党手续是否符合规定。
党章规定,上级党组织在审批申请人入党前,要派专人同申请人谈话。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使上级党组织直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考察,有助于防止产生偏差,保持审批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党组织和申请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申请人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十、新发展预备党员谈话
先和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准备一份转正申请书。
一般确定预备党员时谈话,转为正式党员时不谈。然后经过支部大会讨论,本人要向大会报告预备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然后经过表决,半数以上党员同意通过,形成决议,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就行了。主要是和社区负责人搞明白了,事情就好办多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