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和老师聊天?或者比较善谈?
哈,我最擅长的就是和老师聊天。
和同学聊天就是很木讷,怕聊的不对同学的胃口。
所以说,应该怎么和老师聊天呢?
1.老师是你的导师,他的经验,经历往往比你丰富,你在他面前犯“任何”错误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他都招架得住。可以肆意发问,和老师探讨问题。
2.随心所欲,不逾矩。年轻的老师大多不是很在乎规矩,如果你的导师所处的学校,所处的环境是和学生很轻松愉快的,甚至有时可以互相调侃的,那他对你的第一态度是把你当作一个朋友。值得注意的是,年老的老师,因为他们受教育的年代不同,他们往往是十分在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礼仪的。这时,该少的规矩一个也不能少,务必要把他伺候舒服了,让他觉得自己被尊重了。
我在高中时就曾喜欢过一个女孩,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把一部分精力去追女孩,那么我学习的精力就会减少,况且我天资并不聪颖。我就在其中犹豫不决,这时,我正值高二,高一和高二的班主任是不一样的,我就跑去问了高一班主任,我的高一班主任是这个开明的老师,她也发现了,我在与老师交谈的时候比与同学交谈的时候,更自由,更畅快,最后得出结论是,此事随我。。。。。。这些都是后话了。
我的意思主要表明的是,老师是你人生的导师,他们会把你往正确的,好的方向引,毕竟他们是过来人,有过来的经验。但不一定是要听从老师的,我对一个事物,一个事件的看法,向来是采访百家的想法,最后自己思考得出结论。所以应当积极的和老师继续交流。
二、如何恰当地和老师交谈?
泻药啊——
以下是个人见解哈。
如何恰当的与老师交谈,我觉得你要明确自己的态度。
老师对于学生,不管这个老师对于学生是好是坏,起码一点,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是有的吧?
所以,最基本的一点,我们要尊重老师,就算不喜欢某个老师,但至少我们要尊重老师这个职业。
都是上过好多年学的人,确实有的学生可能比较独特或者说有个性。但我觉得不管你多独特多有个性,只要基于尊重老师这个基本点,就应该算是恰当的交谈了。
三、大学该如何和老师交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学教育阶段,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应该掌握与老师正确的交流方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不仅能够解决很多疑惑,同时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学习渠道。
对于本科生来说,与老师交流应该注重三方面问题,其一是沟通交流要围绕课程体系进行,可以有适当的拓展,但是不能脱离课程内容;其二是交流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没有目的的交流往往是没有意义的;其三是交流一定要有一个结果。
对于本科生来说,与老师的交流应该避免三种情况,其一是避免问及一些通过自学就能够掌握的内容,或者是老师已经反复讲过的内容;其二是避免问及一些与课程毫无关系的内容,尤其是关于老师个人的一些隐私性问题;其三是注重把握好交流的时机,同时尽量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通常单次交流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不少善于与老师交流的本科生,往往会获得一些科研的机会,或者是参加专业竞赛的机会,这些经历不论是对于未来的就业还是考研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多与老师交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己的学习。
研究生阶段与导师的交流就更为关键了,研究生与导师的交流需要注意三件事,其一是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一定要汇报一下自己的科研进展;其二是交流的过程要向导师争取更多的资源,比如实验数据、实验环境等等;其三是多与导师交流科研方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四、怎样和一位可敬的老师成为忘年交?
作为一名学者控、师控,这个问题简直像为我量身定做的!与答主情况类似,遇到了自己特别欣赏、年长我二十岁的学者。当时就是在请教了问题后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欣赏和成为他学生的愿望,没想到老师爽快地答应了…
老师们愿意跟学生保持联系,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你的勤奋好学令他高兴,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能够启发老师(教学相长),你自身能力优秀能够为老师带来荣誉感,你表现出对老师恰到好处的欣赏与真诚令老师很受用。尤其是题主描述的这样优秀的老师。
这种类型的老师,喜爱的弟子共同之处:上进、勤奋、好学、谦虚,有自己的主见更好。接下来是正题。
首先,你要跟老师有共同话题,保持长期联系。推荐大家看《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收集了这对师生远隔万里、跨越十余年的通信。还有,记得杨绛说过女儿圆圆的灵气聪慧很得老先生们喜爱,大概可以参考一下《我们仨》对她的描述……还有一本《钱穆纪念文集》,很多都是跟钱穆保持长期联系,甚至颇得钱穆喜爱的弟子写的纪念文章,对往事的回忆很有参考价值。
话题是什么?可以选一个专题让老师列书单给你,然后看书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去向老师请教,这样可以保持长期交流。你最近的学习生活是什么?也可以分享给老师。年龄较长的可以多多关心身体状况。
再次,联系方式上采用邮件最合适。因为一来邮件的格式能够凸显你对老师的诚意,二来跟学业有关的交流比较适合修改后慎重寄出,观点表达也清晰。能在教师节时寄出一张手写的明信片也是极好的。
最后,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吧!高质量的人际联结只会发生在高质量的人格之间。想想看,当你取得学业上的长足进步时,当你取得国外名校的offer时,当你全身闪光地追求梦想时,能够与老师分享,不正是在欣赏的人凝视下的成长吗?老师也会为你感到开心和骄傲的。还有一些,比如理解、宽容、尊重、真诚这些交朋友必备的良好品质。反正,优秀的学者,他的得意弟子也不会太差…
五、作为学生,如何大方的与老师交谈?
还是需要有平时的交流,实在没信心,找一个自己已经完全弄懂了有多种解法的题目去请教,多探讨几次就有信心了。
六、怎样和老师打交道?
谢邀。可以把老师放在亦师亦友的地位上,克服自己的内心障碍,主动跟老师多交流、多接触,也可以问一些无关学习的话题,聊一聊生活。关键就是自己迈出第一步,不要害怕。
七、学生如何和老师成为朋友?
大学生来答。按照赞数最多的回答那样去做,能保证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甚至加了老师的微信,能了解老师的生活,偶尔互开玩笑。但在此基础上能否深交,一看你的态度,二看缘分。
老师们愿意跟学生保持联系,我觉得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你的勤奋好学令他高兴,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能够启发老师(教学相长),你自身能力优秀能够为老师带来荣誉感,你表现出对老师恰到好处的欣赏与真诚令老师很受用。不然,凭着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代沟,你觉得老师为什么愿意跟一个没有共同话语的小毛孩交朋友?
首先你想跟某老师做朋友的话,一定要保证自己非常欣赏他,不是那种接近老师后想要获得某种便利的人脉培养,而是出自由衷的人格欣赏。因为在我所认识的优秀老师中,性格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易近人,不严守师生尊卑界限的,真的很少很少…这样,你才能忍受得住接近老师时始终处于一种不平等关系的状态,你需要拿出老师们很少回馈给你的主动、热情、诚意,与说话时的拿捏分寸、小心翼翼。而这些,都绝对不是朋友关系该有的状态。也只有这样,你跟老师交流沟通时所自然流露出的仰慕与真情实感,会让老师觉得温暖。没有人会讨厌一个喜欢自己的人。
其次,你要跟老师有共同话题,保持长期联系。感情都是时间积累出来的,你若能够契而不舍,始终珍惜与老师的关系,一年,两年,三年……那么这份感情自然而然会变得厚重,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甚至比普通意义的朋友更有分量。推荐大家看《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收集了这对师生远隔万里、跨越十余年的通信。话题是什么?可以选一个专题让老师列书单给你,然后看书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去向老师请教,这样可以保持长期交流。你最近的学习生活是什么?也可以分享给老师。
再次,联系方式上采用邮件最合适。因为一来邮件的格式能够凸显你对老师的诚意,二来跟学业有关的交流比较适合修改后慎重寄出,观点表达也清晰。能在教师节时寄出一张明信片也是极好的。相信我,比起微信短信,邮件与手写的明信片能让关系显得厚重,即便是多年以后,无意翻到那些纸质的交流,也会心中一暖。
最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吧!高质量的友谊只会发生在高质量的人格之间。想想看,当你取得学业上的长足进步时,当你取得国外名校的offer时,当你全身闪光地追求梦想时,能够与老师分享,不正是在欣赏的人凝视下的成长吗?老师也会为你感到开心和骄傲的。还有一些,比如理解、宽容、尊重、真诚这些交朋友必备的良好品质。
但是,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都是,坦诚相待,顺其自然。是不是跟交朋友很相似?缘分无法强求。
师生之间的羁绊,看似平淡,实则自有其深厚与众不同处。这是我所一直坚信的。
——更新——
现在发现跟讲师级别的老师做朋友更容易一些,跟教授之间一是年龄代沟二是地位差距,做朋友实在太难。
八、怎么和老师自然的交流,避免尴尬?
了解老师的兴趣爱好或者习惯风格,掌握各科的知识,把成绩搞好,说话要有重点,你和老师是师生关系,讲题做题才是关键,认真学习才是老师想要的结果,做好老师想要的,尴尬自然少一点。老师总不会和你聊家常吧,你年龄应该也没到,聊了你也不懂吧,除非是漂亮的小姐姐或者霸气小帅哥,迷倒一群人,你才尴尬。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成绩,未来才有的选。现在不努力,总有一天也会付出代价的,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所以也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探讨。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