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访工作身累心累也不喜欢,快抑郁了却走不了怎么办?
同是干信访的人,我懂你。我也一直考虑想走,但是一直没机会,直到我给领导捅了一个超级大雷,差点让一片儿领导都被处分,所以领导准备给我换岗了。
二、三级信访程序走完了,对处理结果还是不满意,怎么办?
这……
一、走法律渠道,不满意向检察院信访;
二、走媒体渠道,包括主要媒体与自媒体发声,呼吁关注此问题,不满意需要提供更多细节。
还有的不能说了。
三、二十几年的信访,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怎么办!?
第一次被邀,谢过。但我想先提出几点质疑。
1、作为信访工作人员,首先想到的是,你的诉求合不合法。你家初次信访的时候,是在梁某逼迫下,那么信访的诉求是什么?要求房地产公司占你家地还是?
2、现在你的信访诉求是什么?梁某阻挠你家施工?还是有其他诉求。
3、第一次信访之后要求审核处理意见,叫做信访事项复查,如果您继续进行信访,要么收到不予受理告知书或者不再受理告知书,要么收到新的处理意见,有了新的处理意见,就可以到上级信访部门进行复查复核。您到北京国家信访局登记后确实是逐级往下交办,但是交办下去的信访事项还是需要逐级向上汇报的啊!而且这时候既然交办下去了,一般就不会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了!
尤其是国家信访局交办信访事项,要通过一级一级向上汇报,层层审核,所做出的处理意见必须合法合规,审核非常严,(我有过类似经历,处理过一个国家信访局交办案件,光是市信访局都让我把处理意见改了6次,要么相关法律依据没有说清楚,没有罗列,反映问题解决措施实施情况没有汇报到位,汇报到位了还要有相关证明证明确实解决了。)
而且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要由您(信访人)亲自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所以我觉得您没有表达清楚,或者有问题没有说完整。
4、您说“直到又落到村信访局”,既然您已经有二十几年的信访经历,就不可能不知道,村里是没有信访局的,甚至没有专门的信访部门,乡镇级别也只有信访办公室。信访局是至少县一级别才有的。这之间的差别只有从事信访工作人员和信访人才能了解。所以我怀疑您所说的真实性。
5、“走法院也基本不现实”,为何不现实?如果您反映的至是梁某阻挠您施工问题,我觉得走司法程序是最现实的。揍你,揍你你报案啊,什么时候报案成了如此容易被忽略的选项了?
6、抛开以上所有问题,如果您所言都是真的,您的诉求也合理合法合规,鉴于您有在知乎上提问题的能力,那么对你来说,网上信访吧,高效方便。
四、投诉、信访、举报三者之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
信访是统称,包括来信,网上投诉和面访,解决方式一样,渠道不同而已。举报是信访的一部分,信访可以揭发检举,申诉,求决,也可以提出意见建议,等等。
五、如何看待上访被遣回后,被当地派出所到处抓人拘留的?
禁止越级上访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小到学校企业,大到XXXX,越级上告都是必须掐灭的妄想
六、大家好!谁知道网上信访管用不管用?
要回答信访管不管用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信访是什么?
通俗的讲,信访是行政协调,不是行政监督,行政监督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情,不是信访工作机构的事情。对于初信初访,你反映谁的问题,信访工作机构就会把问题交给谁。(没错,你告谁,我就把你的问题告诉谁,让他来处理。《信访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
二、什么事情可以信访?
人大,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事项,信访都是不受理的。
也就是说上面几个单位和公安局刑事立案的事情,你就不用去信访了,去了也是不予受理,这种情况下,没有回复也正常。
其他的信访可以受理的(注意是受理,不是办理,办理那是责任单位的权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依法分类处理,就是将你反映的事情分析一下,需要什么程序处理,就导入什么程序,比如仲裁,行政确认,行政处罚等现行政策法规规定的既有程序。
二是依法履职,就是你反映的问题属于责任单位的法定职责范围,比如建筑工程的维修管理属于住建部门,市政设施的建设管理属于城市管理部门,商业物流的统筹发展属于商务部门等等。
三就是信访程序,这种程序主要适用两种情形,一是法律法规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事情,二是历史遗留问题,这样的事情才可以按照信访程序的处理意见书,复查意见书,复核意见书三级终结程序来处理。
三、怎么信访才有用?
这个不多说了,怎么叙述,找那些政策等,比较复杂,主要靠经验。给你推荐两个比较权威的渠道,可以再试试。
一是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可以直接给省级领导留言。如果对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渠道的优点是公开,权威,缺点是各省市的办理规定不一样,有的省市是必回,有的省市是选回,要看你们省市的规定。
二就是国家信访局的网上平台。合理的诉求,在这个平台上,最起码是能够得到回应的。http://wsxf.gjxfj.gov.cn/zfp/webroot_app/wsts.html?wxFilterFlag=1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
END.
七、如何接待情绪激动的信访人员,以及如何有效与其沟通?
简单说,不要怕,不要躲,正面应对
八、国家信访后解决了要撤销怎么操作?
既然去信访,说明就是有问题像更高的一级反映!正常的途径解决不了的你现实问题!问题解决了为什么要撤销呢!而且也撤销不了,对于你的人生也不会产生影响!既然有信访部门,那就有需求!是国家正常允许这样操作的部门,啥也不用担心!
九、信访办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信访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换言之,信访制度设立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的信访仅仅只是民众情绪上行的渠道之一,所以信访更多的是作为缓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而存在。如果要解决纠纷的话,途径有很多种,包括私力救济、公力救济,一般认为诉诸法律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我们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彻底解决纠纷,让生活继续向前,这个地方应该是法院,而不是信访办。
而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信访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甚至于实践中存在部分涉诉信访,深层次的原因是民众对于法律信仰的不足。不知道多少人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态去面对解决,这种不那么正确的心态使得信访制度即便在二审终审制度、再审制度的法治中国仍有存在的土壤,信访制度的存在不合理,只是它不得不作为平息群众情绪的渠道而存在。
法律的权威不在于他的正确性而在于他的终局性,如果无法建立对于法律的信仰,只能唏嘘法治中国还任重道远了。